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人闻雁二首·其二》
《和人闻雁二首·其二》全文
宋 / 王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塞长霜草白,天阔夜云愁

影过空江月,声来别枕秋。

乡音何处托,客恨几时休。

况有冥飞志,无为弋者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江月(jiāng yuè)的意思:指江河上的月亮,比喻美好的景色或情景。

客恨(kè hèn)的意思:指客人对主人的怨恨或不满。

空江(kōng jiāng)的意思:指江河水面上没有船只行驶,形容寂静无声的景象。

冥飞(míng fēi)的意思:指行动迅速而不受拘束,犹如飞翔一般。

时休(shí xiū)的意思:指适时休息或停止工作,以保持身心健康。

霜草(shuāng cǎo)的意思:比喻年老衰弱、生命力衰退。

无为(wú wéi)的意思:指不做事、不行动、不作为的状态。

乡音(xiāng yīn)的意思:乡音指的是乡村的口音或方言。

云愁(yún chóu)的意思:形容忧愁的心情像乌云一样笼罩着人。

注释
塞长:边塞。
霜草:被霜打的草。
天阔:天空开阔。
夜云愁:夜晚的云仿佛带着愁绪。
影过:影子掠过。
空江月:空寂的江面上的月光。
别枕秋:秋天的离别之枕。
乡音:家乡的声音。
客恨:客居的愁苦。
休:停止。
冥飞:飞翔于无形或内心深处的飞翔。
弋者:猎人。
翻译
边塞上的草因寒霜而变白,天空广阔,夜晚的云彩似乎也带着忧愁。
月光下的影子掠过空荡的江面,秋天的凉风吹过,带来离别的声音。
家乡的声音向何处寄托,客居的哀愁何时才能停止。
更何况我有飞翔的志向,不为猎人所追求。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乡愁与远行思绪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旅途中的孤独感受。

“塞长霜草白,天阔夜云愁。”开篇两句,作者以广袤的边塞和漫长的霜雪为背景,营造了一种苍凉的氛围。这里的“霜”与“云”,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影过空江月,声来别枕秋。”诗人通过对月亮投影与夜幕下传来的雁鸣声进行抒情,表达了自己在异乡听到归雁的声音时的心境。这里的“空江月”和“别枕秋”,不仅是景物描写,更是诗人的情感寄托。

“乡音何处托,客恨几时休。”这两句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声音的渴望以及旅途中的无尽哀愁。"乡音"和"客恨"构成了强烈的情感对比,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

“况有冥飞志,无为弋者求。”结尾两句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寻理想的精神态度。这里的“冥飞志”指的是高远的志向,而"无为弋者求"则显示出诗人对于功名利禄不屑一顾,只愿追随内心的真实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乡愁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作者介绍

王圭
朝代:隋朝

猜你喜欢

冬至前半月赴季父梅花之集与韩蒲向宪唐干诸人唱和十首·其七

好花不恨好诗迟,国色须蒙国士知。

漫比玉容歌璧月,空将鹭羽斗琼枝。

旁无绰约天仙对,中有甘酸鼎味宜。

闻说北枝开亦遍,一尊相属定何时。

(0)

冬至前半月赴季父梅花之集与韩蒲向宪唐干诸人唱和十首·其八

爱花从使二毛侵,叹赏孤高与靓深。

调护腊前珠结蕊,荡摇年后玉成林。

莫教三弄飘飘落,剩把千篇得得禁。

姑射肌肤最温润,夜眠无用辟寒金。

(0)

题上饶半月岩四绝·其四

非关狡兔月中藏,肯与痴蟆饱寸肠。

只恐世人嫌冷看,故依云岫掩寒光。

(0)

春日幽居示仲固彦冲十绝·其十

染溪曾是竹千竿,岁久生鳞化碧滩。

赖有龙孙振根拨,且须深蛰捍涛澜。

(0)

和叔夏水仙时见于宣卿坐上叔夏折一枝以归八绝·其二

梅后宁知花便无,不从香草寄相如。

为君表出风流冠,只有春兰仅比渠。

(0)

初冬快晴陪宣卿叔夏游石头庵过三生藏穷深极峻遂登上封却下福严最爱廓然亭静憩久之乘兴入后洞置酒云庄榭徘徊方广阁山行崎岖不可以马虽笋舆傲兀小劳尚胜骑从之烦也既归山前之翌日复会于坚伯兄小阁同安赵涧看北山馀雪披云映日翠莹珑葱殆难模状因访季父庙令欢饮而罢集记所见成十五绝·其九

大林深护栋梁材,蔽日韬风万壑哀。

不见斧斤寻谷去,只看薪槱出山来。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