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厌尘缨缚,欢投道院清。
不逢黄石异,惟见紫芝荣。
尘缨(chén yīng)的意思:指战争中战马奔驰时扬起的尘土和缰绳。比喻战争或竞争中争先恐后的情景。
宦情(huàn qíng)的意思:指官场上的情感纠葛或感情纠葛。也可指官员的情感世界。
涧水(jiàn shuǐ)的意思:指清澈而干净的溪水,也比喻清澈透明的心灵。
冷宦(lěng huàn)的意思:指官职低微,待遇寒酸,无法改变或提升自身境遇。
山光(shān guāng)的意思:山光指的是山上的光线,比喻景色优美、光明照人。
洗耳(xǐ ěr)的意思:指洗净耳朵,比喻听到了美好的言论或音乐等,使人感到舒适。
杂经(zá jīng)的意思:指杂乱无章、琐碎琐细的事物或知识。
紫芝(zǐ zhī)的意思:指人才出众、品质高尚的人。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宿排山道院二首(其一)》描绘了诗人对尘世束缚的厌倦和对清净道院的喜爱。首句“苦厌尘缨缚”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事务的厌倦,尘缨象征着尘世的牵绊。他选择投身于道院,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欢投道院清”。
接下来的“不逢黄石异,惟见紫芝荣”暗指诗人未能遇到像黄石公那样的高人指点,但道院中的紫芝(道教中常用来象征仙道之草)的繁盛,给他带来了精神上的愉悦。紫芝的茂盛寓意着道院的清修环境和道德修养。
“涧水增茶品,山光冷宦情”进一步描绘了道院的自然之美,涧水清澈,增添了品茗的乐趣,而山光则让官场的世俗之气显得冷漠。这里以“冷宦情”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淡泊态度。
最后两句“寒宵得洗耳,金磬杂经声”写在寒冷的夜晚,诗人得以洗净尘世的耳朵,享受道院中僧侣诵经的梵音,这声音如同清泉洗涤心灵,让人感到超脱与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道院的环境和诗人在此的生活状态,传达出对尘世生活的厌倦和对道家清修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与超脱的禅意。
我生后公不卅世,公之斑斑无复存。
西江巨派遍海内,摩围衍脉枯生尘。
家风鲜嗣愧才下,空缅仿像劳心魂。
北平学士示我画,我祖生气今犹新。
映之苍壁太古色,洗以渌水空天痕。
双晴熊熊裂积铁,广袖落落生长云。
深山大泽百秘怪,坐朝诗祖来如奔。
何人作绘铸生面,李待诏唐超不群。
明知尽以人不朽,想见下笔工苦辛。
匡庐大好读书处,世间丘壑卑何论。
可怜一与人世事,楼毁消骨忧殉身。
文章光燄在天地,绢素惨淡磨朝昏。
先生今世巨手笔,后先作者通精神。
赋诗还画九顿首,莫乞馀慧张衰门。
愿从大匠请绳墨,华冑敢恃图中人。
《翁覃溪先生以先文节公像属题像李晞古笔藏夏邑彭春衣侍讲家此先生属山阴朱兰圃临本也》【清·黄景仁】我生后公不卅世,公之斑斑无复存。西江巨派遍海内,摩围衍脉枯生尘。家风鲜嗣愧才下,空缅仿像劳心魂。北平学士示我画,我祖生气今犹新。映之苍壁太古色,洗以渌水空天痕。双晴熊熊裂积铁,广袖落落生长云。深山大泽百秘怪,坐朝诗祖来如奔。何人作绘铸生面,李待诏唐超不群。明知尽以人不朽,想见下笔工苦辛。匡庐大好读书处,世间丘壑卑何论。可怜一与人世事,楼毁消骨忧殉身。文章光燄在天地,绢素惨淡磨朝昏。先生今世巨手笔,后先作者通精神。赋诗还画九顿首,莫乞馀慧张衰门。愿从大匠请绳墨,华冑敢恃图中人。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4267c68428ea3a8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