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易吟三十首·其十》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方(běi fāng)的意思:指北方的地区或方位。
南方(nán fāng)的意思:指地理上的南方地区。
逆顺(nì shùn)的意思:逆反与顺从相对,指违背正常的顺序或规律。
判阴(pàn yīn)的意思: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
往来(wǎng lái)的意思:往来是一个动词短语,表示来去、交流、来往等意思。
阴阳(yīn yáng)的意思:阴阳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宇宙万物的两个相对而又统一的方面。阴指阴暗、负面、 passivity;阳指明亮、积极、活动。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是世界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则。
治乱(zhì luàn)的意思:指有能力或方法来治理乱象,使秩序恢复正常。
- 注释
- 半至午半:指半夜到正午的时间段。
南方旋北方:描述方位的变化,南方转为北方。
往来分逆顺:来去的行程有顺行和逆行。
治乱判阴阳:形容社会秩序的好坏如同阴阳对立。
- 翻译
- 从半夜到正午时分,方位由南转向北。
来往的行程有顺有逆,社会安定与混乱如同阴阳两极。
- 鉴赏
这首诗是方回在宋末元初时期创作的《先天易吟三十首》中的第十首。诗人以高度的哲理和深邃的智慧,探讨了宇宙运行与人类社会治乱的道理。
"子半至午半,南方旋北方",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天中从早晨到正午,再由正午转向下午的时间流转。这里的“子”指的是早晨,“午半”则是指中午过后,时间的流动如同自然界中的四季更迭,展现了诗人对宇宙时序的观察和感悟。
"往来分逆顺,治乱判阴阳",这两句则深入探讨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在古代易学中,“往来”指的是事物的发展变迁,而“逆顺”则象征着事物运行的不顺与顺畅。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治理国家、社会之乱、判断是非对错的深刻理解,体现了易学中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蕴含深意,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理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