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曾缚汝安用解,彼自无创勿误伤。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传 灯 录 宋 /司 马 光 呷 著 声 闻 酒 便 狂 ,它 州 浪 走 不 还 乡 。谁 曾 缚 汝 安 用 解 ,彼 目 无 创 勿 误 伤 。探 月 拾 针 传 妄 语 ,安 居 暇 食 赖 先 王 。但 令 时 世 如 三 代 ,达 磨 从 它 向 面 墙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居(ān jū)的意思:指人们安定地居住或安居乐业,生活安宁稳定。
不归(bù guī)的意思:不返回;不回来
达磨(dá mó)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没有头脑、没有智慧、愚笨。
归乡(guī xiāng)的意思:指回到家乡或故乡。
浪走(làng zǒu)的意思:指人行为放纵随意,不拘束,不受约束。
面向(miàn xiàng)的意思:面向指的是朝着某个方向,或者说是向着某个目标前进。
三代(sān dài)的意思:指祖父、父亲和子孙三代人。
声闻(shēng wén)的意思:声音传闻到耳朵中,指消息传达出去。
时世(shí shì)的意思:指当前的时代或社会环境。
妄语(wàng yǔ)的意思:指不经思考或缺乏根据的话语,虚假的言辞。
误伤(wù shāng)的意思:由于错误的判断或行动而无意中伤害到他人。
暇食(xiá shí)的意思:指平日无事、闲散无聊时吃饭的情况。
先王(xiān wáng)的意思:指古代封建社会中的君主或帝王,也可以泛指古代有威望的君主。
- 翻译
- 一喝就醉,放纵在外不愿回故乡。
谁曾束缚你,无需解开,他们本无恶意,不必伤害。
探索月亮时说胡话,安定生活和丰盛饮食都依赖于古代君王。
只要世间能像夏商周三代那样和谐,即使达摩面壁修炼,我也不会干涉。
- 注释
- 呷著:形容饮酒过量或嗜酒如命。
浪走:随意流浪,不受约束。
彼自无创:他们并无恶意,没有伤害之意。
达磨:佛教禅宗的始祖,这里比喻有修为的人。
- 鉴赏
这首诗名为《题传灯录》,出自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之手。诗中表达了对佛学的探索与理解,以及对佛法传承的一种态度。
"呷著声闻酒便狂," 这句通过借用饮酒形象,隐喻人们在佛法的引导下,如同醉酒一般,不自觉地迷失方向。"它州浪走不归乡" 则描绘出一种放纵不羁、不愿回返现实生活的情境。
接下来,"谁曾缚汝安用解,彼自无创勿误伤" 表达了一种对佛法的探索与理解,不是简单地被束缚,而是在寻求心灵上的自由和自在,同时也警示着不应盲目追随,以免造成内心的伤害。
"探月拾针传妄语,安居暇食赖先王" 这两句则展示了诗人对于佛学智慧的尊崇,以及对古圣先贤遗教的依赖。"探月"和"拾针"象征着对微妙道理的探寻,而"传妄语"则指代代相传的不实之言,表达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
最后,"但令时世如三代,达磨从他面向墙" 则是对历史上的大同盛世的向往,以及对于禅宗祖师达摩面壁九年的故事的一种赞美。这里的“面向墙”寓意着内心的清净与专注。
整首诗通过借助佛学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与社会理想的一种平衡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