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门(běi mén)的意思:指离开或逃离。
尘昏(chén hūn)的意思:形容人迷惑、困惑、昏迷。
垂衣(chuí yī)的意思:指衣襟下垂,形容人的衣着整洁、庄重。
刁斗(diāo dǒu)的意思:形容人狡猾、狡诈。
稽颡(jī sǎng)的意思:稽颡指的是低头弯腰,表示谦恭顺从,向上级或有权势的人表示敬意。
佳景(jiā jǐng)的意思:美好的风景或景色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开樽(kāi zūn)的意思:指打开酒坛,喝酒作乐。
幕府(mù fǔ)的意思:指封建时代日本的军事政权,也泛指封建时代的军事政权。
飘扬(piāo yáng)的意思:形容旗帜、衣袂等在风中飘动。
旗尾(qí wěi)的意思:指在军事行动或竞赛中,跑在最后的人或团队。
塞尘(sāi chén)的意思:形容尘土积聚、不加清扫。
山烧(shān shāo)的意思:山烧指山林发生大火。比喻灾祸临头,万劫不复。
腾踏(téng tà)的意思:形容马儿奔腾跳跃,也比喻人的行动轻灵敏捷。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匈奴(xiōng nú)的意思:指野蛮、残暴的人或势力。
重来(chóng lái)的意思:重新开始,重新尝试
- 翻译
- 昔日匈奴畏惧李将军,如今再来已是子孙几代。
军旗飘扬如山火燃烧,战马嘶鸣踏过满目尘埃。
投降的国王向南朝廷拜服,皇帝在北门轻松治理国家。
军营之中事务宁静,刁斗不再喧嚣,每日在碧绿潭边畅饮赏景。
- 注释
- 匈奴:古代北方游牧民族。
畏:畏惧。
李将军:指历史上著名的李广将军。
重来:再次来临。
几代孙:指时间跨度很大。
旗尾:军旗的尾部。
山烧裂:形容旗帜随风飘扬的样子像山火般猛烈。
塞尘:边塞的尘土。
稽颡:叩头至地,表示极度的敬畏。
南阙:皇宫南面的宫门。
天子:皇帝。
垂衣:古代帝王不亲理政务,象征性地披着衣服处理国事。
幕府:古代官员办公的地方。
刁斗:古代军中用来报时的器具。
静:安静。
碧潭:清澈的水潭。
开樽:打开酒樽,饮酒。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皇帝赐宴的盛大场面,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李宣徽作为后裔的威严与荣耀,以及国家的强盛。开篇“匈奴旧畏李将军,今日重来几代孙”两句,以历史的回顾为背景,突显李家英勇传承,匈奴曾经惧怕李将军,而今李宣徽已是数代之后的子孙,可见其家族的影响力和权威未减。紧接着,“旗尾飘扬山烧裂,马啼腾踏塞尘昏”四字,则以激烈的动作描写战场上的盛况,展示了军队的强大和李宣徽的勇猛。
“降王稽颡朝南阙,天子垂衣御北门”两句,通过对皇帝与降王之间仪式的细节描述,显示出中央政权的威严和统治的正当,同时也凸显了李宣徽在这场合作为代表皇室赐宴给予的重任。最后,“幕府事闲刁斗静,碧潭佳景日开樽”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平静而美好的氛围,反映出军营生活的另一面,以及诗人对和平时光的向往。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既展示了李宣徽个人的英勇与家族荣耀,也表现出了国家的强大与皇权的威仪,是一首集历史感、现实感以及美好愿景于一体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免役未几四月二十九日总府复有仓官之命五月初二日入城告愬作一绝贻如山王监簿如山前与予别谓此别不复有相见之日矣予言得十年住山不出吾事毕矣今未两月已复会面更成惨怆也
前时临别语堪哀,后会无期首重回。
我有巾山缘未继,半年两度入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