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酸枣县蔡中郎碑》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酸 枣 县 蔡 中 郎 碑 唐 /王 建 苍 苔 满 字 土 埋 龟 ,风 雨 销 磨 绝 妙 词 。不 向 图 经 中 旧 见 ,无 人 知 是 蔡 邕 碑 。
- 翻译
- 青苔覆盖石碑文字,好似土中埋藏的龟甲,历经风吹雨打,那绝妙的诗词已渐渐消逝。
如果不是在古籍图经中曾经见过记载,如今恐怕没有人能认出这是蔡邕所题的碑文了。
- 注释
- 苍苔:青苔,指石头或地面等湿润处生长的绿色苔藓植物。
满字:布满了文字。
土埋龟:比喻石碑被青苔和泥土覆盖,像埋在地下的龟甲。
风雨:自然界的风和雨,这里象征时间的侵蚀和历史的变迁。
销磨:消损磨灭,此处指文字因岁月而变得模糊不清。
图经:古代地方志一类的书籍,常附有图画和地理历史的记载。
旧见:以前的记载或见过的信息。
无人:没有一个人。
蔡邕:蔡邕,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
碑:刻有文字纪念事迹或功德的石块。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沧桑变化、历史遗迹被忽视的场景。"苍苔满字土埋龟",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力的侵蚀,其中“苍苔”指的是长满了青苔,"满字"则暗示着碑文已经模糊不清,而"土埋龟"则是用来比喻这些遗迹被尘封。"风雨销磨绝妙词"进一步强调了自然力量对文化遗产的侵蚀作用,其中“风雨”象征着时间的冲刷,“销磨”则明示着碑文的损毁。
诗人通过"不向图经中旧见,无人知是蔡邕碑"表达了对历史记载失落和遗忘的感慨。"不向图经中旧见"意味着这些碑文不再出现在任何记录或者文献之中,而"无人知是蔡邕碑"则直接点出了人们已经不知道这些文字原来属于古代名士蔡邕的手笔。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遗产被湮没的忧虑,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的珍视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