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凋零(diāo líng)的意思:指花草枯萎,或形容事物逐渐衰败、消失。
飞羽(fēi yǔ)的意思:形容飞行的羽毛,比喻轻而易举、迅速到达目的地。
孔明(kǒng míng)的意思:指智慧超群的人,也可以表示聪明才智出众的人。
卯金(mǎo jīn)的意思:指财帛、金钱。
明知(míng zhī)的意思:明明知道,明明清楚。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 翻译
- 鸟羽凋落又回到了秭归
金属卯金残存的气息孔明深知
- 注释
- 飞羽:比喻人的离散或事物的衰败。
秭归:地名,位于中国湖北省,与诗人有关联。
卯金:中国古代五行之一,代表金属,此处可能指诸葛亮熟知的某种金属象征。
馀息:残留的气息,余晖。
孔明: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春秋:这里泛指历史长河。
诛千古:流传千秋万代的评价或事迹。
磔操:指曹操,古代的一种酷刑。
丕:曹操的儿子曹丕,此处可能暗指历史事件。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普的《咏史(其六)诸葛孔明》,通过对诸葛亮的描绘,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其智谋的赞美。首句“飞羽凋零又秭归”可能暗指诸葛亮的北伐失利,羽毛(箭矢)不再如飞,比喻其军事行动的暂时受挫,而“秭归”则可能象征着诸葛亮的晚年回到故乡。次句“卯金馀息孔明知”中,“卯金”代表金属兵器,这里可能象征诸葛亮的智慧和余威,即使在晚年仍能洞悉时局。“孔明知”三字直接点名了诗的主题人物。
后两句“春秋两字诛千古,不用当年磔操丕”则是高度评价诸葛亮的智慧和策略,"春秋"在这里可能是借代,表示诸葛亮深谙权谋,他的智慧足以影响后世千年。"磔操丕"可能指的是曹操,"磔"是古代的一种酷刑,诗人言下之意是说诸葛亮的智谋使得曹操那样的敌人也显得微不足道,无需提及具体的惩罚。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隐喻和典故,赞扬了诸葛亮的智勇和深远影响,体现了诗人对这位历史伟人的深深敬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摸鱼儿.送张总领
知年来、几番拜疏。但言归去归去。
问归有底匆忙事,得恁陈情良苦。天未许。
将花绶藻衣,为插仪庭羽。掉头不顾。
念白发翁儿,本来天分,不是折腰具。从头数。
多少汉庭簪组。滔滔车马成雾。
争如祖帐东门外,父子缥缥高举。
峨眉下、有几许湖山,无著春风处。留君不住。
但远景楼前,追陪杖屦,莫忘却、别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