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苍苔(cāng tái)的意思:指古老的庙宇、墓地等地方长满了青苔。
尘埃(chén āi)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尘土或灰尘,也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乘兴(chéng xìng)的意思:抓住机会,趁着兴头做某事。
愁听(chóu tīng)的意思:形容所听到的消息或言语令人担忧或忧虑。
断碑(duàn bēi)的意思:形容事物残破不全或失去往日的荣耀。
烽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时期烽火四起、战事频繁的景象。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济时(jì shí)的意思:及时帮助、救助。
极浦(jí pǔ)的意思:指非常偏僻的地方,形容地理位置极其偏远或人迹罕至的地方。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刘琨(liú kūn)的意思:指人心虚怯懦,缺乏胆识和勇气。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乔木(qiáo mù)的意思:比喻人的思想、行为或事物的本质高尚、不同寻常。
秋高(qiū gāo)的意思:指秋天的天空高远,气候宜人。
上苍(shàng cāng)的意思:指天空中的神明,多用于表示对神的敬仰和对命运的依赖。
身世(shēn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出身和背景。
烟波(yān bō)的意思:指水面上烟雾缭绕,波纹起伏的景象,形容水面景色美丽、宜人。
原野(yuán yě)的意思:指广阔的原野,比喻没有限制和束缚的自由环境。
- 鉴赏
这首《北郊晚步》由清代诗人章慎清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在北郊漫步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自然与人文气息。
首句“茫茫身世厌尘埃”,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仿佛置身于一片迷茫之中,渴望逃离尘世的束缚,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接下来,“原野秋高乘兴来”则展现了诗人趁着秋高气爽之际,兴致勃勃地来到广阔的田野,寻找心灵的慰藉和自然的美。
“极浦烟波衔落日,断碑风雨上苍苔”这两句描绘了傍晚时分,湖面烟波浩渺,与西下的夕阳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壮丽的画面。同时,远处的断碑在风雨中显得格外沧桑,苍苔覆盖,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让人不禁思绪万千。
“济时抱有刘琨志,作赋惭无庾信才”则是诗人自我的感慨。他怀揣着为国效力的雄心壮志,却自谦自己的文采不及古人如刘琨和庾信,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谦逊态度以及对古代文人风骨的向往。
最后,“乔木烽烟重忆昔,空山愁听暮猿哀”两句将思绪拉回历史,乔木之下似乎隐含着战争的烽烟,空山中传来的猿猴哀鸣,既是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也是对当下和平生活的珍惜与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历史的追思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岁首戒子到外家展驾寄内弟竺少博
古俗流传重岁新,交相来往笃亲亲。
外家在望无十里,内表如今能几人。
筋力难施身已老,形骸不索意方真。
儿曹能拜何妨遣,要使绸缪百世春。
次韵上乘寺主僧如岳咏菊
万紫千红各炫名,纷纷儿女哄春荣。
屈园秋种无人顾,独遇陶潜气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