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挨身(āi shēn)的意思:亲身经历或遭受到某种事物的影响或打击。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缝补(féng bǔ)的意思:修补;弥补不足
袈裟(jiā shā)的意思:指佛教僧人穿的衣服,也用来比喻假装虔诚或伪装自己。
剪裁(jiǎn cái)的意思:指根据需要,剪去多余的部分,使之适合。
卷云(juǎn yún)的意思:形容烟云卷曲盘旋的景象。
零落(líng luò)的意思:形容事物散落、破碎、分散或衰败。
落难(luò nàn)的意思:遭遇困境,陷入困难境地
名场(míng chǎng)的意思:指名声显赫的地方或场所。
破屋(pò wū)的意思:破屋指的是房屋非常破旧,破败不堪,形容房屋破烂不堪,甚至无法居住。
深夜(shēn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深沉时刻,通常指夜晚较晚的时间段。
石台(shí tái)的意思:指坚固、稳定的基础或根基。
五更(wǔ gēng)的意思:指天亮前的最后一刻,也指深夜。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云霞(yún xiá)的意思:指云彩和霞光,形容景色美丽壮观。
枕石(zhěn shí)的意思:指人们在困境中寻找支持和依靠。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山林中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首联“破屋萧萧枕石台,柴门白日为谁开?”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僧人所居环境的荒凉与孤独,破败的房屋、无人问津的柴门,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氛围。
颔联“名场成队挨身入,古路无人跨脚来。”通过对比,揭示了世俗社会的喧嚣与僧人所在山林的宁静。名利场中的人们如同行军队伍般争先恐后,而古旧的路上却鲜有人迹,象征着僧人对名利的超脱和对自然的亲近。
颈联“深夜雪寒惟火伴,五更霜冷有猿哀。”进一步描绘了僧人夜晚的生活情景,深夜的寒冷只有炉火相伴,五更时分,霜冷之中传来猿猴的哀鸣,既表现了环境的艰苦,也暗示了僧人内心的孤独与深沉。
尾联“袈裟零落难缝补,收卷云霞自剪裁。”以袈裟的零落与修补,以及云霞的自裁,表达了僧人对修行生活的态度。袈裟的破损象征着修行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而“自剪裁”则体现了僧人面对困境时的自我调适与独立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僧人超脱世俗、亲近自然、坚守信仰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