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斗(běi dǒu)的意思:指北斗星,比喻坚定不移的方向或者引导。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当合(dāng hé)的意思:指事物的适宜或相互配合
登坛(dēng tán)的意思:指升迁到高位或高级职位。
抵掌(zhǐ zhǎng)的意思:用力相击双手掌心,表示赞许或敬佩。
公西(gōng xī)的意思:指人物的名声被玷污、声誉受损。
解佩(jiě pèi)的意思:解开束缚,摆脱困境
略地(lüè dì)的意思:指轻易地占领或掌握一个地方或领域。
南金(nán jīn)的意思:指黄金,比喻财富或珍贵的东西。
沛公(pèi gōng)的意思:指刘邦,刘邦是西汉初年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后来成为了西汉的开国皇帝。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神物(shén wù)的意思:指神奇的物品或者具有非凡能力的物品。
倚天(yǐ tiān)的意思:依靠天地之力量,比喻力量强大、势不可挡。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把古剑的非凡品质与历史地位,充满了对古剑的赞美与敬仰之情。
首联“神物终当合,应怜解佩难”,以“神物”形容古剑,表达了对古剑独特魅力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古剑与佩戴者之间难以割舍的情感联系。这里的“解佩难”可能暗指古剑与佩戴者的分离之痛,或是对古剑珍贵价值的强调。
颔联“倚天曾耀日,抵掌独登坛”,进一步描绘了古剑的光辉与威严。它如同倚靠在天边,光芒照耀着太阳,不仅象征着古剑的锋利与耀眼,也寓意其在历史舞台上的重要角色和不凡地位。同时,“抵掌独登坛”则形象地展现了古剑作为战场利器的英勇与卓越,仿佛它独自站在高台之上,引领着胜利的潮流。
颈联“价比南金重,光腾北斗寒”,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古剑的珍贵与独特。将古剑的价值与南金相提并论,强调了它的稀有与珍贵;而“光腾北斗寒”则描绘了古剑在夜空中闪耀的光芒,既寒冷又明亮,展现出古剑的神秘与威严。
尾联“沛公西略地,三尺定长安”,引用历史典故,讲述了古剑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作用。这里提到的“沛公”即刘邦,他率领军队西进,最终统一了天下,而“三尺”则是对古剑长度的描述,象征着这把剑在刘邦手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帮助他建立了汉朝,稳固了长安的地位。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古剑的描绘,不仅赞美了其独特的物理特性,更将其置于历史的宏大背景中,赋予了它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古剑不仅是战争中的利器,更是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人类文明的辉煌与荣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复闻山东得雨
东省疾苦形,时萦寤与寐。
三春况无雨,更切如伤思。
迩者天心回,膏泽屡沾暨。
二麦固薄收,禾黍尚可植。
此间近望霖,忧怀殊不置。
去岁幸有秋,闾阎馀蓄积。
较之齐鲁间,殿屎未云至。
在彼徒诚祷,讵假天龙意。
来兹正苦旱,佳音乃邮致。
无言独增愁,稍慰转生愧。
麦秋
北方春旱多,十年而九矣。
今岁邀恩早,额手稍慰喜。
二麦绿芃芃,饼饵饶堪拟。
翻因鉴常时,种少自咎尔。
曾因课农便,闻诸农家子。
更兼高下田,黍稻皆葱美。
受宠宜若惊,盟心恒自揣。
无何首夏半,浃旬缺甘雨。
麦乃如去年,临秋渐黄萎。
乃悟得失间,反掌诚幻已。
所得忧不多,失得忧倍蓰。
展转繁忧中,害其有㡳止。
慰意倏已过,愁思纷萦起。
既用凛天谌,还因格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