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吴学录春日山中杂兴七首·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陈镒的《次韵吴学录春日山中杂兴七首(其一)》描绘了战乱年代个人生活的艰辛与感慨。首句“乱世艰难寄此身”,表达了诗人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中,如何艰难地维持生存,流露出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无奈。接着,“暮年食蓼有馀辛”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步入老年的辛劳,即使是在品尝苦涩的蓼菜(一种野草)时,也感到生活的不易。
后两句“一春胜事成虚掷,空忆兰亭王右军”,诗人惋惜春天的美好时光被白白浪费,没有得到应有的享受和欣赏。他怀念东晋时期的文人名士王羲之,他曾于兰亭集会,留下了著名的《兰亭序》,那是一个风雅的时代,而诗人却只能在现实中空自追忆那样的美好。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寓言式地反映了乱世中的生活困顿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同吴次尾过东林废址
秋阳暴东林,巍然道南峙。
先帝重贤者,拆毁不及此。
讲堂遂荒芜,斯道亦已矣。
小人紊忠奸,君子杂怒喜。
朝野学渐绝,吾汝乃奋起。
一二同心人,往往隔千里。
春秋偶相过,必求是非理。
庶几化党同,他日能不倚。
悲风自南来,衰草满基址。
垣墉昔谁勤,何以为后死。
题云山图
三山陈翁湖海士,平生浩荡怀奇气。
晚年脱迹游永嘉,写尽江南山水意。
江南山水何处多,吴头楚尾青嵯峨。
天鸡啼罢海光动,大江一道悬银河。
江村绿树人家晓,燕子归时人悄悄。
千山空翠挟雨来,万顷白云闲不扫。
尔不见米芾颠,海岳庙前书画船。
溪藤出水雪花皎,兴来摇笔生云烟。
又不见高尚书,家住房山沧海隅。
昼长坐对辽天迥,尺素乱洒云模糊。
陈翁昔岁得其奥,丘壑蟠胸夺天造。
大娘剑器张颠草,手应心通入神妙。
何当放浪游名山,倒跨白鹿寻仙关。
翁乎翁乎,精爽可呼起,笑折三秀云崖间。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