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本业(běn yè)的意思:指一个人所从事的职业或行业。
大两(dà liǎng)的意思:指数量比较多,超过一定程度。
倒社(dǎo shè)的意思:指倒闭或破产。形容企业或组织经营不善,无法维持正常运转。
两髦(liǎng máo)的意思:指一个人同时拥有两种不同的才能或品质。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髦髧(máo dàn)的意思:指人的容貌、举止或言谈举止等方面显得时尚、潇洒、高雅。
耦耕(ǒu gēng)的意思:指两只牛共同耕作,比喻人们共同努力,共同合作。
齐盟(qí méng)的意思:指众多力量或组织联合在一起,共同达成共识或目标。
三老(sān lǎo)的意思:指年纪大、才华横溢、经验丰富的三位长者。
水渠(shuǐ qú)的意思:比喻传播知识或信息的渠道。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王化(wáng huà)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以权势强大,压制他人,使其服从自己的意志。
西成(xī chéng)的意思:西进,向西方前进
箫鼓(xiāo gǔ)的意思:指音乐声,也用来比喻欢乐的场面。
新民(xīn mín)的意思:指新的一代人民,也指新兴的民众阶层。
修本(xiū běn)的意思:修正、修饰自己的言行、品德。
一廛(yī chán)的意思:形容规模庞大、数量众多。
- 注释
- 落日:夕阳。
箫鼓声:音乐和庆祝活动的声音。
倒社:庆祝丰收。
祝西成:庆祝秋收完毕。
扶翁:扶持老人。
两髦髧:长胡须。
千耦耕:众人协作耕田。
一廛:一家。
修本业:专心从事农业生产。
三老:德高望重的长者。
齐盟:共同的誓言。
淮颍:淮河、颍水。
王化:王道教化。
新民:新来的百姓。
识太平:理解太平盛世。
- 翻译
- 夕阳余晖洒满林间,传来阵阵箫鼓声,村庄庆祝秋收完毕。
孩子们搀扶着长满胡须的老人,灌溉渠道完工,众多农夫一起耕作。
各家各户专心务农,乡村推崇德高望重的长者主持团结的誓言。
每日都期待着淮河、颍水一带回归王道教化,让新百姓理解什么是太平盛世。
-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宋代乡村赛神活动的场景。"落日林间箫鼓声",写出了夕阳西下时分,树林中传来了热闹的箫鼓声,展现出节日的喜庆气氛。"村村倒社祝西成",描述了村民们聚集在社坛前,祈求五谷丰登的丰收景象。
"扶翁儿大两髦髧,溉水渠成千耦耕",细致地描绘了农耕生活,老少皆参与其中,儿童已能帮助长辈,灌溉渠道完工后,众多农夫并肩耕作,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与团结。
"家受一廛修本业,乡推三老主齐盟",强调了家庭和乡村的秩序,人们专心从事农业生产,同时尊重长老,共同商议村里的大事。
最后两句"日闻淮颍归王化,要使新民识太平",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的理想,希望淮河、颍水流域的百姓能够接受王化的教化,理解并享受社会的和平与繁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宋代乡村生活的和谐与丰收,以及诗人对于社会公正和人民福祉的期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