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陵即事三首·其三》
《金陵即事三首·其三》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昏黑投林晓更惊,背人相唤百般鸣。

柴门长闭春风暖,事外还能见鸟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般(bǎi bān)的意思:指各种各样的、多种多样的。

背人(bèi rén)的意思:指背叛、出卖别人的行为或心思。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昏黑(hūn hēi)的意思:形容天色昏暗,没有光亮。

门长(mén cháng)的意思:指人家庭富裕,门庭热闹。

人相(rén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面相。

事外(shì wài)的意思:指不与某件事情有关,与之无关。

投林(tóu lín)的意思:指投靠敌对势力或敌对国家,背叛自己的国家或团体。

相唤(xiāng huàn)的意思:相互呼唤

注释
昏黑:夜晚即将降临。
投林:飞进树林。
晓更惊:清晨又感到惊讶。
背人:避开人类的视线。
相唤:互相呼唤。
百般鸣:各种各样的叫声。
柴门:简陋的木门。
长闭:常常关闭。
春风暖:温暖的春风。
事外:世事之外。
见鸟情:观察鸟儿的生活。
翻译
黄昏时分飞入树林,清晨又带来惊奇,
它们背着人呼唤同伴,各种声音此起彼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深宁静的山林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界生灵之情的细腻观察。开篇“昏黑投林晓更惊”表现了清晨时分,鸟鸣声中夹杂着惊叫声,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稍显紧张的氛围。接下来的“背人相唤百般鸣”则是对这种自然界声音的进一步刻画,每一只鸟儿似乎都有其特定的鸣叫方式,共同编织出一个生动的声响世界。

诗人的视角随后转向了自己的居所:“柴门长闭春风暖”,这里的“柴门”暗示了一种隐逸生活,而“春风暖”则表明季节已经进入了温煦的春天,这样的环境让人不禁想要关上门窗,享受这份宁静。

最后,“事外还能见鸟情”则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界中的生灵感同身受的能力,即使是在闭门不出的日子里,他也能够通过观察来感受到那些在窗外自由飞翔的鸟儿所表现的情感世界。这里的“事外”意味着超越了世俗纷争和个人遭遇,诗人达到了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整首诗以其鲜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领悟,以及他在隐逸生活中所获得的心灵平静。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浣溪沙.和勉夫四首

一月寒阴不放春。打窗风雨太频频。

竹床仰卧看承尘。

客去祗残书叶乱,愁来独有酒杯亲。

镜中白发不饶人。

(0)

垂虹亭

虚阁春城外,澄湖暮雨边。

飞云忽入户,去鸟欲穷天。

林屋青西映,吴松碧左连。

登临感时物,快吸酒如川。

(0)

鹧鸪天·其三青阳峡对酒

飐飐轻舟送上溪。何时柳树已成围。

贪看归鸟投林急,不觉残花入座飞。

兰棹举,曲尘霏。新荷挽断有馀丝。

酒酣却对青山笑,面目苍然不入时。

(0)

沁园春

金阙琼楼,宝殿香云,朝现玉虚。

误参鸾驾凤,霓环佩响,天真谪降,久匿凡躯。

顿觉寂然,灵光透体,混合玄元出有无。

飞神剑,向龙宫海藏,奈取明珠。流霞显耀从初。

万道金光罩鼎炉。

炼纯阳丹就,通天透地,乾坤恍惚,升降沉浮。

功满朝元,金童玉女,鹤驾香风出洞湖。

争魁首,授群仙领袖,永镇瀛都。

(0)

四犯令

假里寻真真本别。慧照寥天彻。莹日晶空灵光摄。

印碧落,凝翠色。达此心开通妙诀。物我俱休歇。

无了了时离生灭。应别有,长天月。

(0)

行香子.案历代诗余卷一百二九录此首外又录

水竹之居。吾爱吾庐。石粼粼、乱砌阶除。

轩窗随意,小巧规模。却也清幽,也潇洒,也安舒。

懒散无拘。此等如何。倚阑干、临水观鱼。

风花雪月,赢得工夫。好炷些香,图些画,读些书。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