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常羹芋已忘肉,年迫盖棺犹爱书。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生(bàn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的一半时间,比喻经历或经验丰富。
车马(chē mǎ)的意思:指车马奔驰,形容忙碌、繁忙的场景或生活。
城门(chéng mén)的意思:指城市的大门,也用来比喻防御措施或者机构。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村翁(cūn wēng)的意思:指乡村老人,也用来形容人老而富有智慧。
盖棺(gài guān)的意思:指人死后,将棺材盖上,表示事情彻底结束,无法挽回。
何得(hé de)的意思:指得到什么或明白什么的来源。
叩门(kòu mén)的意思:指拜访或请求他人的意思。
名宦(míng huàn)的意思:指名声显赫、地位尊贵的官员或士人。
时时(shí shí)的意思:不断、一直、时常
吾庐(wú lú)的意思:指自己的住所或居所。
- 翻译
- 已经三年没有进城门了,也没有车马经过我的房子。
日常饮食只是粗茶淡饭,早已忘记肉的味道,年纪虽大仍热爱读书。
四处敲门寻找醉酒的老人,常常来到河边看着游动的鱼儿。
半生为官到底能得到什么,做个乡村老翁的打算倒也不差。
- 注释
- 不入:没有进入。
城门:城市的大门。
三岁馀:三年多。
车马:车辆和马匹。
吾庐:我的房子。
食常羹芋:日常吃的是粗茶淡饭。
忘肉:忘记肉的滋味。
盖棺:去世。
犹爱书:仍然喜爱书籍。
醉叟:喝醉的老人。
临水:靠近水面。
游鱼:游动的鱼。
名宦:做官。
终何得:最终能得到什么呢。
作个:做个。
村翁:乡村老人。
计未疏:计划并不算疏远,意指想过这样的生活。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村翁》,描绘了一位远离尘嚣、隐居生活的老翁形象。首句“不入城门三岁馀”表达了他对城市生活的疏离,已经三年多没有踏入城门。接下来的“亦无车马过吾庐”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宁静与孤独,门前少有访客和世俗的喧嚣。
“食常羹芋已忘肉”写出了老翁生活简朴,连日常饮食都以粗茶淡饭为满足,甚至忘记肉的滋味,体现了他的清贫和淡泊。而“年迫盖棺犹爱书”则展现了他对知识的热爱,即使年事已高,对读书的渴望依然强烈。
“处处叩门寻醉叟,时时临水看游鱼”描绘了老翁闲适的生活方式,他四处寻找饮酒作乐的老友,时常在水边欣赏游鱼,享受大自然的乐趣。最后两句“半生名宦终何得,作个村翁计未疏”则是诗人对自己一生仕途的反思,感叹半生忙碌的官场生涯并未带来多少实质的收获,反而觉得做一个村翁,享受简单生活更为适宜。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淡泊名利、热爱生活的村翁形象,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