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段文字实际上是一部分中国古代的祭祀文告或者是宫廷宴会中的颂词,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诗词。从语言风格和用字来看,这应该出自宋代宫廷某种官方文献或礼仪文本。
"惟礼不渎,所以严亲。" 这句话强调的是礼仪的重要性,以及通过严肃的态度来对待家族关系。在古代中国,礼是维系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基石,而“严亲”则体现了尊重长辈、保持家庭秩序的观念。
"惟孝不匮,所以教民。" 这句话表达的是孝道的普遍性及其在教育百姓中的作用。在古代中国,孝是基本的德行之一,而“教民”则反映了以身作则、以德化人的治国理念。
"陟配文考,享于大神。" 这句话描述的是祭祀活动中对先祖或天地之神进行尊崇,并通过文献记载(文考)来传承其德业,而“享于大神”则是指向高位的神灵或祖先献上的供品和敬意。
"重禧累福,祚裔无垠。" 这句话表达的是希望通过祭祀活动获得连绵不断的幸福与福泽,并且祈愿家族后代能享有无尽的繁荣昌盛。
整体来看,这段文字反映了古代中国对礼仪、孝道和宗族尊崇的重视,以及通过祭祀和文献记录来传承文化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习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黄莺儿.本意
芳春归去樱桃紫。
又是朱檐碧瓦,新晴垂杨,依依晓寒如水。
谁唤起画楼人,泪落连珠子。
细听才是莺儿,一味绵蛮,芳树阴里。声细。
似怯玉笙寒,竞道金衣媚。
已催梅熟,又唤蚕红,天生恁般娇殢。
看噀雾两柑黄,过雨双林翠。
待把斗酒携来,为汝花前醉。
水调歌头·其二
日暮倚修竹,散步咏凉天。
素娥应是无恨,玉貌似当年。
月照阑干花影,花底玉笙双髻,清福几人全。
云捧夜珠出,置我掌中间。绛河转,银烛灺,未成眠。
人生离别何恨,菱镜有时圆。
昨夜双桐吟雨,今夜两星添柳,人意判温寒。
千里共明月,持此慰婵娟。
沁园春·其五寄午帅苏州
北斗尚书,秉节东来,至于金阊。
想髯参短簿,并随幕府,竹儿莲女,争迓麾幢。
茶磨云岚,锦泾烟水,尽在金狨座两旁。
江南乐,只武昌官柳,含睇斜阳。军容紫电清霜。
取吴会英才贡玉堂。
有夷吾事业,伯符材武,朱公智略,白傅文章。
五百名贤,沧浪图绘,除却潜庵孰抗行。
苏台上,好南筹交桂,东瞰扶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