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送巧音寻谷口,水浮新涨漾溪南。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谷口(gǔ kǒu)的意思:指山谷的出口或河流的入口。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到临界点或关键时刻。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暖风(nuǎn fēng)的意思:指和煦的春风,比喻温暖人心的言行。
三山(sān shān)的意思:形容事物数量多、庞大。
山海(shān hǎi)的意思:指地理上的山和海,也可引申为广阔的天地或辽阔的世界。
上元(shàng yuán)的意思:指元宵节,也指元宵节时期。
韶光(sháo guāng)的意思:指美好的时光或年华。
疏帘(shū lián)的意思:指在帘子上打洞,使其变得稀疏,比喻言辞不密切,意思不明确。
同调(tóng diào)的意思:指音调相同或和谐的声音。
行云(xíng yún)的意思:形容人行动自如,轻松自在,毫不拖延。
烟光(yān guāng)的意思:烟雾弥漫的光亮。形容景色美丽壮观,也用来比喻事物的光辉短暂。
野兴(yě xīng)的意思:指人的天性或本性,与生俱来的本能,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云野(yún yě)的意思:形容行动自由,不受拘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即景的宁静与美好。首句“万壑烟光紫翠酣”,以“紫翠”形容山色,渲染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而“烟光”则增添了朦胧之美,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次句“暖风晴树两相堪”,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树木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格外宜人,两者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接着,“疏帘卷雾诗眸豁”,诗人通过卷起窗帘驱散雾气的动作,暗示视野开阔,心灵也随之豁然开朗,仿佛诗歌的灵感也在此刻涌现。而“短屐行云野兴甘”,则描绘了诗人漫步山间,脚踏轻便的木屐,与飘逸的白云同行,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乐趣,心情愉悦。
“莺送巧音寻谷口”,黄莺的歌声清脆悦耳,似乎在引领着诗人探索山谷的深处,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趣味。“水浮新涨漾溪南”,溪水因春雨而上涨,波光粼粼,泛起涟漪,展现出春天的活力与生机。
最后,“三山海上元同调,更喜韶光拥暮岚”,诗人将自己比作海上三山的仙人,与自然界的美好同调,对韶光(美好的时光)的喜爱溢于言表,同时又对傍晚的山岚之景感到欣喜,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赞美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热爱,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之美二贫诗
君子尚仁义,宝用为身资。
其人苟不贤,富饶亦胡为。
所以回宪徒,不厌糠与藜。
当时万金产,令名传者谁。
之美初解褐,为吏长河湄。
月得数斗禄,仅足供饘糜。
谓言家无宝,不必修藩篱。
囊衣不自暖,乃为偷意窥。
穿墉入其室,探取无纤遗。
从事借之带,同列乞其衣。
日高服未具,不敢踰门畿。
萧条四壁寒,独立空自嗤。
援毫引幅纸,书作二贫诗。
上言运命邅,温饫无时期。
下嗟职事劳,旧学日以隳。
乃知贤者心,不独忧寒饥。
壈坎虽益多,志业终无衰。
我实甚贫者,视君犹白圭。
行年三十馀,碌碌无佗奇。
庇身太学官,旦夕唯盐齑。
读君二贫作,我事借君词。
君诚士林秀,不免青衫卑。
满腹岂无才,抱蓄未有施。
不用固为小,用之活蒸黎。
如君有此富,岂必藏珠玑。
财贫非道贫,已矣何嗟咨。
《和之美二贫诗》【宋·司马光】君子尚仁义,宝用为身资。其人苟不贤,富饶亦胡为。所以回宪徒,不厌糠与藜。当时万金产,令名传者谁。之美初解褐,为吏长河湄。月得数斗禄,仅足供饘糜。谓言家无宝,不必修藩篱。囊衣不自暖,乃为偷意窥。穿墉入其室,探取无纤遗。从事借之带,同列乞其衣。日高服未具,不敢踰门畿。萧条四壁寒,独立空自嗤。援毫引幅纸,书作二贫诗。上言运命邅,温饫无时期。下嗟职事劳,旧学日以隳。乃知贤者心,不独忧寒饥。壈坎虽益多,志业终无衰。我实甚贫者,视君犹白圭。行年三十馀,碌碌无佗奇。庇身太学官,旦夕唯盐齑。读君二贫作,我事借君词。君诚士林秀,不免青衫卑。满腹岂无才,抱蓄未有施。不用固为小,用之活蒸黎。如君有此富,岂必藏珠玑。财贫非道贫,已矣何嗟咨。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2967c691ebb05e0276.html
送裴中舍赴太原幕府
元戎台鼎旧,大府节旄新。
边候正无事,宾筵况得人。
山寒太行晓,水碧晋祠春。
斋酿蒲萄熟,飞觞不厌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