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云?见示龙槐寺同饭崇效寺看花之作复次其韵》
《云?见示龙槐寺同饭崇效寺看花之作复次其韵》全文
清 / 韩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结庐人境车马稀,春残犹自春衣

百年几度花前醉,一饭不忘天下饥。

树老无枝龙自卧,楼高有级锡能飞。

贪欲尽花经眼,藉草相将不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不归(bù guī)的意思:不返回;不回来

车马(chē mǎ)的意思:指车马奔驰,形容忙碌、繁忙的场景或生活。

春衣(chūn yī)的意思:指春天穿的衣服,比喻美好的事物或者令人愉悦的事物。

春残(chūn cán)的意思:指春天快要结束,残余的春意。

结庐(jié lú)的意思:搭建房屋;建造房屋。

经眼(jīng yǎn)的意思:经过眼睛观察,形容经验丰富、眼光独到。

年几(nián jǐ)的意思:指年纪不大或不到成年的年轻人。

人境(rén jìng)的意思:指人类的社会环境,也可以指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贪欲(tān yù)的意思:

◎ 贪欲 tānyù
[greed;avarice;rapacity] 无休止地求取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相将(xiāng jiāng)的意思:比喻彼此互相对待、相互交往。

一饭(yī fàn)的意思:指一顿饭,表示简单的食物或者一餐饭的能力。

犹自(yóu zì)的意思:仍然、依然

自恋(zì liàn)的意思:自我陶醉,过分自满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韩崶的《云?见示龙槐寺同饭崇效寺看花之作复次其韵》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画面。首句“结庐人境车马稀”,展现了诗人居住在人烟稀少之地,环境清幽,远离尘嚣。第二句“春残犹自恋春衣”,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眷恋,即使春色将逝,仍不舍脱下春衣,寓言中透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接下来的“百年几度花前醉”,诗人回忆一生中与花相伴的醉人时刻,强调了花对他的情感纽带和生活意义。“一饭不忘天下饥”,则表达了诗人的忧患意识,即使享受美食,也时刻记挂着天下的饥饿问题,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

“树老无枝龙自卧,楼高有级锡能飞”运用了象征手法,老树虽无繁枝,却如龙静卧,寓意岁月沉淀;楼阁虽高,但僧人凭借禅定之力,仿佛能超越物理限制,暗示内心的超然境界。最后一句“为贪欲尽花经眼,藉草相将坐不归”,诗人借花开花落感叹人生,为了欣赏眼前的美景,宁愿放弃归去,流露出对自然美的深深迷恋和对尘世生活的留恋。

整首诗以景抒怀,寓哲理于自然之中,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作者介绍
韩崶

韩崶
朝代:清

韩崶(1758-1834),元和人(今江苏省苏州市)。字禹三,号旭亭、桂舲,别称种梅老人。室名还读斋、还读书斋、小寒碧斋。乾隆四十二年(1777)拔贡,廷试一等,分刑部。悉心读律,平反滇南盗案,升郎中。从谳诸省大狱,出为广东高廉道,历福建按察使、广东巡抚署总督、刑部尚书兼兵部尚书。以失察候际清案左迁,未几复补刑部右侍郎,以疾告归,与潘奕、石韫玉、吴玉松、陶澍合称为“沧浪五老”。
猜你喜欢

续古二十九首·其三

轩辕承化日,群凤戏池台。

大朴衰丧后,仲尼生不来。

(0)

独夜有怀因作吴体寄袭美

人吟侧景抱冻竹,鹤梦缺月沈枯梧。

清涧无波鹿无魄,白云有根虬有须。

云虬涧鹿真逸调,刀名锥利非良图。

不然快作燕市饮,笑抚肉枅眠酒垆。

(0)

江南弄

春江可怜事,最在美人家。

鹦鹉能言鸟,芙蓉巧笑花。

地衔金作埒,水抱玉为沙。

薄晚青丝骑,长鞭赴狭斜。

(0)

送路司谏侍从叔赴洪州

郗超本绝伦,得意在芳春。

勋业耿家盛,风流荀氏均。

声名金作赋,白皙玉为身。

敛笏辞天子,乘龟从丈人。

度关行且猎,鞍马何躞蹀。

猿啸暮应愁,湖流春好涉。

浔阳水分送,于越山相接。

梅雨细如丝,蒲帆轻似叶。

逢风燕不定,值石波先叠。

楼见远公庐,船经徐稚业。

邑人多秉笔,州吏亦负笈。

村女解收鱼,津童能用楫。

唯我有荆扉,无成未得归。

见君兄弟出,今日自沾衣。

(0)

哀痛不下诏,登封谁上书。

(0)

春闺辞二首·其二

不得辽阳信,春心何以安。

鸟啼窗树晓,梦断碧烟残。

绿鉴开还懒,红颜驻且难。

相思谁可诉,时取旧书看。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