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阔车添辙,泥乾仆问程。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晖日(huī rì)的意思:指阳光明媚、明亮的日子,也比喻美好的时光。
晖晖(huī huī)的意思:光明、明亮
昏明(hūn míng)的意思:指黑暗和光明交替出现,形容事物变化无常或时局动荡。
弄晴(nòng qíng)的意思:指天气由阴天转为晴朗。
扫门(sǎo mén)的意思:指出门时扫除门前的雪、尘土等杂物,比喻清除障碍、准备迎接客人或重要事件。
索索(suǒ suǒ)的意思:形容声音轻微而连续,或者形容行动轻盈迅速。
行客(xíng kè)的意思:行人、旅客
云气(yún qì)的意思:云气是指云彩的形态和气象变化,也用来比喻人们的言行举止。
走马(zǒu mǎ)的意思:走马是指乘马行走,也可指迅速行动或快速推进。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许田道中所见之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和旅途中的感受。
首联“索索风回阵,晖晖日弄晴”,开篇即以动态的描写展现雨后的景象。索索的风吹过,仿佛是大自然在整理着什么,而阳光则在晴朗的天空中跳跃,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活力。这里通过“回阵”与“弄晴”两个动词,生动地描绘出风与日光在雨后初晴时的不同状态,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景象的喜爱与赞美。
颔联“扫门收石润,走马觉身轻”,进一步深入描述了雨后的环境变化。门前的石头因雨水的滋润而显得更加光滑,马儿在这样的道路上行走,不仅感觉到了身体的轻松,也似乎能感受到大地的湿润与生命的气息。这两句通过“扫门”与“收石润”的细节,以及“走马觉身轻”的主观感受,细腻地展现了雨后环境的变化对人与自然的微妙影响,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这种变化的敏锐感知和深刻体验。
颈联“路阔车添辙,泥乾仆问程”,继续描绘了道路的变化。随着雨停,道路变得更加宽阔,车辆的行驶留下了一道道车辙,而泥土也逐渐干燥,使得行人在询问路程时,能够更加清晰地辨认方向。这一联通过“路阔”与“车添辙”的对比,以及“泥乾仆问程”的情境,不仅展现了雨后道路的变化,也反映了旅途中人们对于方向与路径的关注,以及对自然环境适应性的体现。
尾联“暮川行客远,云气自昏明”,将视角转向傍晚的江边,远处的行客渐行渐远,而天边的云气则在昏暗与明亮之间变换,呈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这一联通过“暮川”与“行客远”的画面,以及“云气自昏明”的自然现象,营造出一种深邃而悠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与对旅途孤独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许田道中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变化,以及旅途中人的感受与思考,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浙西从事刘三复送僧南归
楚客送僧归故乡,海门帆势极潇湘。
碧云千里暮愁合,白雪一声春思长。
满院草花平讲席,绕龛藤叶盖禅床。
怜师不得随师去,已戴儒冠事素王。
与沈十九拾遗同游栖霞寺上方于亮上人院会宿二首·其一
摄山标胜绝,暇日谐想瞩。
萦纡松路深,缭绕云岩曲。
重楼回树杪,古像凿山腹。
人远水木清,地深兰桂馥。
层台耸金碧,绝顶摩净绿。
下界诚可悲,南朝纷在目。
焚香入古殿,待月出深竹。
稍觉天籁清,自伤人世促。
宗雷此相遇,偃放从所欲。
清论松枝低,闲吟茗花熟。
一生如土梗,万虑相桎梏。
永愿事潜师,穷年此栖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