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本据(běn jù)的意思:指根据、据实。表示依据真实的事实或证据来进行判断、推理或论证。
不通(bù tōng)的意思:不相通,无法交流或沟通。
不体(bù tǐ)的意思:不符合身体健康的要求,不符合规范或标准。
担板(dān bǎn)的意思:指承担责任或负担。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几多(jǐ duō)的意思:表示数量多少不确定,不具体的意思。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寐语(mèi yǔ)的意思:形容深夜或寂静时的谈话声音。
日昳(rì yì)的意思:太阳落山之时,日光逐渐减弱,指日头西斜,天将晚时。
丧身(sàng shēn)的意思:指死亡或毁灭。
蛇人(shé rén)的意思:指心机深沉、狡猾狠毒的人。
蛇穿(shé chuān)的意思:形容人行走的样子像蛇一样曲折。
失命(shī mìng)的意思:丧失生命,死亡
无本(wú běn)的意思:没有资本、没有本钱
业识(yè shí)的意思:指对某一行业或领域的深刻理解和熟悉程度。
张口(zhāng kǒu)的意思:指开口说话或发表意见。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印肃所作的《十二时歌》第六首,以独特的形式表达了对世间生死无常的深刻洞察。"日昳未"指的是午后偏晚时刻,诗人以"担板玄沙爱鳖鼻"起句,形象地描绘出一种奇特的情景,可能是在说有人在沙滩上挑着木板,对一只鳖的鼻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这背后暗含的是对生命脆弱的警示,因为"丧身失命几多人",暗示了许多人因各种原因丧失了生命。
接下来的诗句"张口送睛何处避"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无常和逃避无门,人们无法预知何时会面临危险,失去生命。"不通宗,浑寐语"则揭示了人们在生死面前的迷茫,不知如何寻求解脱或归宿。"业识茫茫无本据"表达了对因果轮回、业力决定命运这一佛教观念的认同,认为人的命运是由自身的业力决定,没有固定的根据。
最后两句"盲参不体弄蛇人,常被弄蛇穿却鼻"以寓言的方式,指出那些盲目追求某种事物(如修行者不理解生死真谛)的人,往往会遭受意想不到的挫折,就像弄蛇人被蛇反噬一样,自己的鼻子也会受到伤害。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沉的哲理,警示世人要珍惜生命,明了生死之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效饮马长城窟
怫郁筑长城,长城何连连。
健儿格斗群虏遁,一城何能塞九边。
苟能用一夫,戎虏相迍邅。
赵魏齐楚燕,一将举之如转圜。
何为纷纷畏北贼,填塞白骨连青天。
闺中少妇能坚节,边马何时去边月。
远人望月马嘶风,秦吏正督修城功。
健儿含悲对秦吏,不知有人大呼公。
等既皆去,吾亦从此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