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葛胜仲所作的《梦良以书献吉梦戏作二绝》中的第二首。诗中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首句“枕中佳兆远相夸”,描绘了诗人梦中得到的好预兆,被远方的人夸赞的情景。这里的“佳兆”不仅指梦境中的好预兆,也暗含了诗人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期待。“远相夸”则体现了这种美好事物的影响力超越了空间的距离,得到了他人的认可和赞赏。
次句“未敢凭虚便拜嘉”,则表达了诗人对梦境中的好预兆持谨慎态度。在现实中,诗人并未因梦境的美妙而轻易地感到满足或欣喜,而是保持着一份理智和谦逊,没有因为虚幻的美好而盲目地庆祝或感激。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与梦境之间界限的清醒认识,以及对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平衡把握。
后两句“老去定心如止水,不随闲梦入人家”,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的心境如同平静的湖水一般,不再为外界的琐事和虚幻的梦境所动。他追求的是内心的宁静和平和,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干扰所影响。这里,“不随闲梦入人家”意味着诗人拒绝让那些无意义的梦境和幻想左右自己的生活,而是坚守自我,追求真实和内在的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表达了对真我价值的坚守和对精神境界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归善郑主簿
境胜多遗迹,州贫异旧闻。
雌堂方致士,矮屋可烦君。
黄放无遐迩,朱勾有惰勤。
岭民如见问,白首布襦裙。
送人赴庐陵尉
闻说江西路,而今不宿师。
省民来著业,少府去吟诗。
夜月营门鼓,春风射圃旗。
虽然溪峒事,闲暇要先知。
幽居寺
相传有儒者,唐季隐兹峰。
电已收遗藁,云方锁暮钟。
木碑无世次,石洞断人踪。
此士何曾死,林深不可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