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译
- 听说有仙花如玉般染成红色,
特意保留春天的色彩在壶中珍藏。
- 注释
- 仙花:指传说中的仙界花朵,可能象征珍贵或非凡的美。
玉:形容花朵颜色洁白如玉,非常美丽。
春色:春天的景色,也可指美好的事物。
壶:古代常用来盛酒或泡茶的器皿,这里象征着保存。
瑶台:神话中的仙境,常用来比喻极美的地方。
飞琼:传说中的仙女,这里可能指美丽的仙花。
面:指花朵盛开的样子。
人间:现实世界,与仙境相对。
梦寐:梦境,这里指人们的想象或期望。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觏的作品,名为《和天庆观瑞香花》。诗中的意境优美,语言精炼,充分展现了作者对仙花玉染红这一自然景象的赞美之情。
"闻说仙花玉染红" 这一句通过“闻说”二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神奇花朵的向往,还透露出了一种不见其貌而感其香的意境。仙花被赋予了神秘色彩,玉质般的洁白与绛红色的交织,既是对自然之美的描摹,也是对超凡脱俗境界的一种追求。
"别留春色在壶中" 这句话则延续了前面的意象,将“仙花”的美丽与春天的气息联系起来。诗人希望将这份美好永恒地保存在一个虚拟的空间里——“壶中”,既是对美的珍视,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于永恒之美的追求。
"瑶台若见飞琼面" 这一句通过瑶台这一仙境的设定,进一步强化了仙花玉染红的超凡品格。飞琼面,则是对仙境中仙子容颜的一种描绘,既美化了自然之物,也美化了人间的美好。
"不与人间梦寐同" 这句话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对于仙界与人间截然不同的一种认知和向往。通过“梦寐”一词,诗人将自己对于仙境的追求与现实世界的区分开来,显示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至美境界的情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仙花玉染红的描绘和瑶台飞琼面的设想,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赞颂和对于超凡境界的向往。其语言优美、意境独特,是一篇典型的山水田园诗,充分体现了宋代文人淡泊明志、追求高洁的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刚显庙
公昔隐居乌石冈,老观禅师同道场。
法主懒安共徜徉,李薛咨参互击扬。
摆脱利欲心清凉,是以能全此至刚。
黄巢兵乱来福唐,公力抗之不肯降。
欣然引颈齿剑芒,白乳上涌如雪霜。
老贼自谓暴无伤,才杀人半于南方。
公无爵位在周行,史臣不书名不彰。
后三百年丞相张,夜梦三贤与迎将。
翌日游山登公堂,宛如梦中貌昂藏。
再来为州剡奏章,赐名刚显烈有光。
葺祠为庙饰栋梁,普与州人奉肴觞。
于荐荔丹与蕉黄,岁时来享以为常。
我作铭诗刻其旁,千万亿载死不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