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筑面南离,旧搆成新境。
月来竟入之,转觉虚堂永。
沧桑(cāng sāng)的意思:指岁月变迁、事物变化、人世变幻的历程。
垂杨(chuí yáng)的意思:指柳树垂下的枝叶。比喻形态柔美、姿态优雅。
俄顷(é qǐng)的意思:极短的时间;瞬间
劫灰(jié huī)的意思:指盗墓、掘坟。
槿篱(jǐn lí)的意思:指篱笆上长满了槿花,比喻善良、淳朴、纯洁的品质。
枯蘖(kū niè)的意思:指树木的干枯的枝条,比喻事物枯萎、失去生机。
南离(nán lí)的意思:指离开北方,向南方迁移或远离北方。
烧残(shāo cán)的意思:指被火烧得残破不全的东西或人。
同一(tóng yī)的意思:相同或一致
虚堂(xū táng)的意思:指空虚无物的堂屋,比喻虚假的言辞或空洞的学问。
祝融(zhù róng)的意思:指火焰熊熊燃烧,形容火势猛烈,也用来形容人的热情高涨、激情澎湃。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一座名为“可庐”的建筑在经历火灾后重建,以及重建后小花园的景象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景观变迁的独特视角。
首句“祝融妒我庐”,以神话中的火神祝融比喻火灾,形象地表达了火灾对建筑的破坏。接着,“幸宥垂杨影”一句,虽然建筑被毁,但垂柳的影子依然存在,象征着生命与希望的延续。
“改筑面南离,旧搆成新境”描述了重建后的可庐面向南方,形成了新的景观,暗示了变化与重生的主题。接下来的几句“盘卉经烧残,劫灰同一屏”,通过火烧后的花卉和残存的灰烬,表达了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以及时间流逝的无奈。
“月来竟入之,转觉虚堂永”描绘了月光洒满空旷的房间,让诗人感到时间的悠长与空间的深远,进一步深化了对时间流逝和空间变化的思考。
“槿篱芟枯蘖,得雨仍抽颖”则通过修剪枯枝、雨后新芽生长的景象,象征着新生与复苏的力量。最后,“客来始一叹,沧桑亦俄顷”表达了客人来访时对可庐变迁的感叹,以及对时间飞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火灾后重建的可庐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景观变迁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时间、生命、重生等主题的思考。
皇祐辛卯夏,六月朔伏暑。
始伏之七日,大热极炎苦。
赫日烧扶桑,焰焰指亭午。
阳乌自焦铄,垂翅不西举。
炙翻四海波,天地入烹煮。
蛟龙窜潭穴,汗喘不敢雨。
雷神抱桴逃,不顾车裂鼓。
岂无堂室深,气郁如炊釜。
岂无台榭高,风毒如遭蛊。
直疑万类繁,尽欲变脩脯。
尝闻昆阆间,别有神仙宇。
雷散涤烦襟,玉浆清浊腑。
吾欲飞而往,于义不独处。
安得世上人,同日生毛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