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四十》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四十》全文
宋 / 方蒙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俨然盛服严宾,肯向花中作素臣

映彻九泉一世,清言须让晋诸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九泉(jiǔ quán)的意思:指人死后葬在地下的墓穴,也指人死后的世界。

泉明(quán míng)的意思:指清澈明亮的泉水,也用来形容人的才华出众、思想开明。

盛服(shèng fú)的意思:形容穿戴华丽盛装。

素臣(sù chén)的意思:指为人正直、廉洁、忠诚的官员。

俨然(yǎn rán)的意思:形容态度庄重、举止端正,有威严之象。

严宾(yán bīn)的意思:指对待宾客非常严肃、周到、热情。

一世(yī shì)的意思:一辈子;一生

映彻(yìng chè)的意思:完全明白,深入了解

中作(zhōng zuò)的意思:中庸之道,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

诸人(zhū rén)的意思:指众多的人,大家,所有人。

翻译
仪态庄重地身着华服迎接尊贵的宾客,
怎肯在花丛中做一名朴素的臣子。
注释
俨然:庄重的样子。
盛服:华丽的服装。
严宾:重要的客人。
肯:愿意。
花中:花丛中。
素臣:朴素的臣子。
映彻:照耀穿透。
九泉:地下深处,指阴间。
一世:一生。
清言:高雅的言论。
让:谦让。
晋诸人:晋代的贤人们。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方蒙仲的作品,名为《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四十)》。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梅花之美的赞赏,以及通过描写梅花来表达自己高洁的人格和坚守节操的品质。

"俨然盛服对严宾,肯向花中作素臣。"

这里的“俨然”形容梅花的端庄肃穆,“盛服”则是指梅花开得繁盛,“严宾”意指梅花的冷艳脱俗。作者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敬仰之情,愿意成为梅花下的清高侍臣。

"映彻九泉明一世,清言须让晋诸人。"

“映彻九泉”形容月光穿透深泉,象征着诗人的心灵纯洁而明亮。“明一世”则是指梅花的香气和美丽能够照亮一个时代。“清言”指的是诗人自己的高尚之言,“须让晋诸人”则是在说诗人的这些清高之言,应当让后来的诗人们去学习。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高洁美丽事物的赞赏,以及诗人自身对于品行和节操的坚守。这样的意境和情感,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文明中崇尚高雅脱俗精神的体现。

作者介绍

方蒙仲
朝代:宋

(1214—1261)宋兴化军莆田人,初名澄孙,字蒙仲,以字行。方大东子。理宗淳祐七年进士。历邵武军教授,泉州通判。知邵武军,表倡儒术,请立樵川书院,以广教学,治以最闻。官至秘书丞。始以文字见知于贾似道。及似道相,独求外补。有《女教》、《通鉴表微》、《洞斋集》。
猜你喜欢

临江仙八首·其五

春滞嫣红著处,雨霏新绿生时。谁家庭院有莺啼。

风情吹柳絮,人面折花枝。

襟上频添泪粉,心中无限芳菲。子规常道不如归。

黯怜蛛结网,争羡燕交飞。

(0)

南乡子.题画二首·其一

笔阵雁排空。白雪芦花绛雪枫。

眼底流霞忺共酌,生风。斗茗才华倒印红。

喝火忆相逢。鹧语犀心一点通。

双管灯前脂粉饰,谁同。待看当头月正中。

(0)

东坡引.苏书西楼帖大江东去词,宋拓本

周郎生儒雅。小乔正初嫁。当年英气谁堪亚。

大江东去也。大江东去也。风流未舍老坡閒把。

这旧事新词写。一尊拚醉传佳话。西楼明月下。

西楼明月下。

(0)

庆宫春.寄山腴

红萼孤山,青莲双盏,妒君浅醉寒宵。

知否冬心,萧然斑鬓,故人僧况无聊。

万松深处,剩行卷、天风海涛。

思量如我,云白山青,无限穷交。茶名黛黛花娇。

春到屏山,蛾翠应描。

平地生波,千声吠犬,赵州有酒齐浇。

草堂冲雪,送驴背、长桥短桥。

新词多少,香阁双柑,红玉吹箫。

(0)

月下笛.读山中白云词感怀玉田生,即用其赠仇山村韵

公子秦川,布袍落魄,来称杭友。

金荃万首,几人标格同瘦。

鸥边又绿西泠水,问送得春愁尽否。

想吟魂尚在,秋寒鲸背,紫箫离手。过后。才名旧。

只换了藏鸦,六桥疏柳。词家仅有,浣花应配诗叟。

山云入卷飞清气,却不信仙蓬去久。

剩如此好江湖,朱十依然载酒。

(0)

醉春风·其二

珠斗斜还整。背坐红阑冷。

双星曾证那宵盟,肯肯肯。

月弄庭花,教人疑是,个侬春影。翠被寒拚忍。

其奈寒难尽。步虚声杳碧云痴,等等等。

幽梦重浓,一声秋雨,无端敲醒。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