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除夕》
《除夕》全文
清 / 李若琳   形式: 五言律诗

欲与民更始,胥将旧染除。

年终此夕,万户贴新符。

老去心犹壮,春来病欲苏。

天教健饭不必澎湖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必(bù bì)的意思:不需要;没有必要

更始(gēng shǐ)的意思:更改旧的制度或政权,重新开始

户贴(hù tiē)的意思:指在门上贴上纸条或告示,表示家中有人或有事。

健饭(jiàn fàn)的意思:指有益健康的饭菜或食物。

旧染(jiù rǎn)的意思:指旧日的陋习、坏习惯或不良行为。

老去(lǎo qù)的意思:指人年纪渐长,年老体衰。

年终(nián zhōng)的意思:指一年结束的时候或最后的时候。

澎湖(péng hú)的意思:形容波涛汹涌、水势澎湃的景象。

天教(tiān jiào)的意思:指天意、天命,表示某种事情是天意所在,无法改变。

万户(wàn hù)的意思:形容人口众多的家庭。

与民更始(yǔ mín gēng shǐ)的意思:与民同心,共同发起新的事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国传统节日除夕的氛围,以及人们对新年新气象的期待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首句“欲与民更始,胥将旧染除”,表达了诗人希望与民众一同开始新的篇章,清除过去的陈旧事物,寓意着辞旧迎新,开启新篇章的愿望。

“一年终此夕,万户贴新符”描绘了除夕之夜,家家户户贴上新年的对联或门神画,以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吉祥,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气氛。

“老去心犹壮,春来病欲苏”展现了老年人虽年岁已高,但内心仍充满活力,期待春天的到来能带来身体的康复,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天教能健饭,不必到澎湖”则表达了诗人相信自然界的规律,认为只要身体健康,无需远行也能享受生活的乐趣,体现了对健康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除夕夜的场景和人们的心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新年新气象的期待、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健康的重视,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李若琳
朝代:清

李若琳,字淇筼,贵州开州(今重庆开县)人。举人。清道光十七年(1837)五月二十九日,以漳浦知县署台湾府抚民理番海防粮捕通判。曾任噶玛兰厅员,负责清釐地亩工作。十八年(1838)正月二十四日卸任,补澎湖通判。
猜你喜欢

奉广东藩司送东墅兄义官冠带赋诗归庆

甲子流年五十三,行藏东北又西南。

太平世界生来幸,淡泊田园分且甘。

纱帽不曾嫌白发,锦衣偏觉胜青衫。

何时共把陶潜菊,弟劝兄酬酒正酣。

(0)

题画

六桥桥畔春光早,十里琼花夹瑶草。

人向仙山信马蹄,马蹄未到春先好。

画船东去复西来,诗思绵绵岂易裁。

试问涌金门外柳,今年青眼为谁开。

(0)

送丁德淳省郎致政还丰城三首·其二

剑江有前辈,高谊重儒绅。

明日耆英里,添君是几人。

(0)

送潮阳翁宪副存道之任湖广

又从湖北作分司,千里兵民属指麾。

已喜清风随使节,旋祈甘雨及边陲。

交游有道君无忝,供奉无能我自衰。

早晚石门容我去,岁寒心事复重期。

(0)

送洗侍御汝实归养

殷勤将母疏三篇,锡类皇恩下九天。

试问彩衣初着日,何如豸史未归前。

平生忠孝能兼足,浮世功名尽让先。

安得板舆随白发,共来京国庆尧年。

(0)

宿迁阻水

漫将书剑逐流年,向晚移舟舣宿迁。

纹皱浪中风欲动,光穿篷底月高悬。

心随客路秦淮远,目极乡园庾岭边。

萍迹何堪久留滞,旧游尘梦苦相牵。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