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李西美舍人见寄二首·其二》
《次韵李西美舍人见寄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几年离索微言,敢意高车过我门。

暂解轩中徐孺榻,谩开坐孔融樽。

羡君感慨犹能饮,顾我衰迟已抱孙。

杞梓楩楠委崖谷上章端欲叩天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感慨(gǎn kǎi)的意思:感叹内心的激动和思考

高车(gāo chē)的意思:指高位显贵的车驾,比喻权势显赫、地位崇高的人。

开坐(kāi zuò)的意思:开坐指的是打开座位,比喻留下位置给他人。

孔融(kǒng róng)的意思:指人才出众、聪明才智过人。

离索(lí suǒ)的意思:离开束缚,解脱束缚。

杞梓(qǐ zǐ)的意思:指杞国的梓树,比喻不值得珍惜或重视的东西。

上章(shàng zhāng)的意思:指上一章、上一节或上一个部分。

衰迟(shuāi chí)的意思:衰落、衰退、迟延

天阍(tiān hūn)的意思:指在天空中守卫的神明,比喻能够阻止、抵挡或保护某种力量。

微言(wēi yán)的意思:微小的言辞,指言辞短小而深刻。

崖谷(yá gǔ)的意思:指险峻的山谷,比喻困难重重或处境危险。

坐上(zuò shàng)的意思:指得到或占据某种地位或职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次韵李西美舍人见寄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几年离索渴微言”,诗人感叹多年未见,内心渴望能与友人交流深沉的话语。接着,“敢意高车过我门”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来访的期待和尊敬,即使对方地位显赫,也愿意以平等之心相待。

“暂解轩中徐孺榻,谩开坐上孔融樽”两句,运用典故,将自己比作东汉名士徐孺子,以谦逊的姿态接待友人;同时,又以三国时期孔融的宴会为喻,展现主人的热情款待。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热情好客的形象,同时也体现了深厚的友情。

“羡君感慨犹能饮,顾我衰迟已抱孙”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然保持激情和活力的羡慕,而自己则因年老而感到遗憾。这里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友情的珍惜。

最后,“杞梓楩楠委崖谷,上章端欲叩天阍”两句,以自然界的树木比喻人生,表示虽然个人的力量有限,但仍然希望能够向上级或更高层次的权力机构表达自己的意愿。这里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改变现状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理想追求的执着。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喜唐必聪中举·其一

试罢秋闱得意回,西风传送好音来。

瑞分芝草非由种,香入梅花独佔魁。

天上有梯还进步,人间何地不生才。

自惭作郡无裨补,为尔成名一笑开。

(0)

挽淮安致政胡挥使

列职辕门蚤著声,投簪偏遂暮年情。

九天恩命荣三世,八帙年华老一生。

菊径已穷元亮趣,柳营犹记亚夫名。

朝绅闻讣多伤悼,应为人间惜老成。

(0)

呈杨司徒

人曹从事受知深,自叹疏庸力不任。

大错由来非铸铁,片言谁信易销金。

容身已荷娄公德,寡过终怀伯玉心。

爨下焦桐如未弃,愿依良匠制瑶琴。

(0)

坦斋为冯厚长史题

应事惟循理,宽闲养太和。

寸心常自得,万虑总消磨。

大道平于砥,澄渊静不波。

俗人萦势利,戚戚欲如何。

(0)

奉使辞朝赐酒饭

陛辞天咫尺,赐食励忠勤。

翠釜仙庖具,黄封玉液分。

深恩同湛露,高宴叶需云。

使事惭迂拙,何由答圣君。

(0)

丁酉岁五月二十四日除江西参政八月到任

少年读书不出户,壮岁登庸践郎署。

幸膺宠擢出薇垣,玉殿前头拜天语。

秋初买船经漷水,秋半遥临豫章路。

解缆湖边信便风,驱车境内逢甘雨。

此邦从来称巨镇,雄跨西山压南浦。

诸州民物最繁盛,况有诗书比邹鲁。

微才赞政遭太平,太仓饱食知何补。

惟宣德泽安吾民,永保忠贞答明主。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