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坡公君如大江日千里我如此水千山底为韵作小诗十四首重送在伯盖深有感于斯句云·其三》全文
- 注释
- 楩楠:一种高大的优质木材,常用于建筑和雕刻。
霜雪:比喻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砺。
用之可以大:指这些木材有很高的价值和用途,能发挥重要作用。
蓬蒿:野生草本植物,这里象征平凡或被忽视的事物。
束缚之:蓬蒿束缚,比喻被限制或压制。
世亦安取代:世间又怎能轻易找到替代它们的东西呢?。
- 翻译
- 楩楠经过霜雪的洗礼后依然坚韧,
用它们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他以"楩楠霜雪馀,用之可以大"起句,形象地比喻了楩楠(一种珍贵的木材)即使经过霜雪考验,依然坚韧并具有宏大之材的特性。诗人借此表达对人才的赞誉,认为有才华的人如同楩楠,即使身处困境也能展现出非凡的价值。
接下来的"蓬蒿束缚之,世亦安取代",则暗示了这些人才被平凡或困厄的生活环境所限制,但他们的才能和价值不应被忽视,世间无人能替代。诗人以此表达了对在伯的深深关切和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同时也寄寓了对在伯能够突破困境,发挥出巨大潜力的期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楩楠与蓬蒿,寓意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赵蕃对于人才的珍视和对社会公正的呼唤。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江郎山
世事无情几变迁,郎峰万古只依然。
移来渤海三山石,界断银河一字天。
云捲前川龙挂雨,风生阴洞虎跑泉。
群仙缥缈来笙鹤,石顶天香堕玉莲。
送瞿生还拜亲
门标杨氏阙,家有汉皇书。
射策淹前志,鸣榔省旧居。
仙山人罕到,幽境画难如。
云窦开宾馆,芝田足岁储。
修祠穷五际,为学慕三馀。
努力文明代,翘翘托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