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时夜雨困移床,坐厌愁声点客肠。
一听南堂新瓦响,似闻东坞小荷香。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南堂五首·其三》。诗中描绘了一个静夜里作者因雨声而坐愁的场景。他在夜雨中感到困顿和心烦,但当他听到了南堂新瓦发出的响声,这份寂寞之感仿佛得到了慰藉,那声音宛如东坞小荷的清香,为他的愁绪带来了一丝轻松。
诗人通过对夜雨、瓦响和荷香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在静谧夜晚中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感悟。这种捕捉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并以此转化心中的忧愁,是苏轼诗词中常见的情操与艺术手法。
诗句简洁优美,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作者在孤寂中寻找精神慰藉的能力,同时也展示了他对生活声音和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
十里春风,二分明月,杜郎旧熟游程。
甚江湖病眼,为路柳偏青。
正哀吹、连天警燧,故人重见,尊酒谭兵。
怅烟堤、鸦点残阳,空下台城。
后庭玉树,奈歌前、重听堪惊。
叹木落淮南,留人几处,丛桂多情。
我亦过江词客,山堂在,倦赋秋声。
念天涯归梦,明年芳草还生。
抛残蝶梦,正娇莺啼起。悄向东风等閒倚。
对花枝如玉、人面如花,浑不分,春在帕罗香底。
飞凫萦别思,黄九词工,写上乌丝语犹绮。
唱与古旗亭、拍遍玲珑,有一曲、阑干十二。
莫是證、兰因渺天涯,算影里、前身絮泥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