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采拾(cǎi shí)的意思:采集和拾取。
才地(cái dì)的意思:形容人才能出众,有特殊的才能和地位。
尘迹(chén jì)的意思:指尘土飞扬,形容经过长时间不使用或不关注后,事物变得落满了灰尘。
得正(de zhèng)的意思:得正是一个动词短语,表示获得正当的权益或地位。它指的是通过合法手段或正确途径取得应得的利益或地位。
高韵(gāo yùn)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悦耳。
后人(hòu rén)的意思:指后代的人。
灵踪(líng zōng)的意思:指人的行踪敏捷,行动迅速。
前辈(qián bèi)的意思:指在年龄、职位、学问等方面比自己更早出现或更高一级的人。
曲江(qǔ jiāng)的意思:曲江是一个地名,也指代了一种美丽的风景。在成语中,曲江常用来形容风景如画,美不胜收。
胜景(shèng jǐng)的意思:指美丽壮观的景色或胜地。
思量(sī liàng)的意思:思考、考虑、斟酌
影堂(yǐng táng)的意思:指人多的地方或场所。
正思(zhèng sī)的意思:正确的思考方式或态度
孟襄阳(mèng xiāng yáng)的意思:指人们在临危受命或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能够勇往直前,毫不畏惧。
张曲江(zhāng qǔ jiāng)的意思:指人的性格、态度、言行等变化无常,不可预测。
- 注释
- 高韵:高尚的诗韵。
双悬:比喻并列杰出。
张曲江:指唐朝诗人张九龄,因其曾任曲江郡守,故称。
联题:对句,指作诗应对。
孟襄阳:指唐朝诗人孟浩然,因其是襄阳人,故有此称。
后人才地:后代文人的天赋与地步(成就)。
称短:认为不足,比不上。
前辈:前代的贤人、长辈。
经天:形容有经天纬地之才。
负长:拥有过人的长处。
胜景:美丽的景色。
饱于:充分体验或享受。
闲采拾:在闲暇中逐渐积累或发现。
灵踪:神圣的踪迹,这里可能指先贤的遗迹或影响。
销得:值得,配得上。
时移:时间的变迁。
两板:可能指诗板或刻有诗歌的木板。
尘迹:布满尘埃的痕迹,表示久未触碰。
吾师:我的老师,此处可能泛指尊敬的前辈或先师。
旧影堂:纪念先人的厅堂或祠堂。
- 翻译
- 高尚的诗韵如同张九龄般卓越,对句才华又兼具孟浩然之妙。
后代文人的才学谁能说不稍逊一筹,前辈们在文学领域的成就无不令人敬仰。
美好的景致在悠闲中被充分领略,神圣的踪迹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随着时间流逝,两块诗板已布满尘埃,但仍挂在先师的旧影堂中。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历史文化遗迹的深情吁达。诗人通过对玉泉寺的题咏,展现了自己的文学才华和艺术造诣。
"高韵双悬张曲江,联题兼是孟襄阳。" 这两句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一片宏伟壮丽的山水之中,诗人运用对仗手法,将“高韵”与“双悬”、“张曲江”与“孟襄阳”相对,既展示了自然景观的雄浑气势,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名人的敬仰之情。
"后人才地谁称短,前辈经天尽负长。" 这两句是诗人自豪地宣扬着后来的文人墨客在才艺上并不过分自卑,同时也强调了前人在文学上的伟大成就和不朽的影响力。
"胜景饱于闲采拾,灵踪销得正思量。" 这两句中,“胜景”指代玉泉寺周围的美丽风光,而“饱于闲采拾”则表明诗人对这座寺庙及其所处自然环境有着深刻的情感体验和细腻的观察。在“灵踪销得正思量”中,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景物相呼应,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思。
"时移两板成尘迹,犹挂吾师旧影堂。" 这两句反映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以及诗人对往昔岁月和先贤遗迹的怀念之情。“两板”可能指的是寺庙中的木制构件,而“成尘迹”则象征着时光的磨损和历史的沧桑。同时,诗人还表达了对师承传统的尊崇和对旧日影踪的珍视。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更融入了文化的深度和历史的厚重,是一首集山水、人物、情感于一体,既有形象之美,又蕴含深邃思想的优秀诗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