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岸新成浦,危石久为门。
北荣下飞桂,南柯吟夜猿。
暮流澄锦碛,晨冰照彩鸾。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生机的山中居所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斋周围的自然环境,既有动态的鸟鸣竹响,又有静态的水岸石门,动静结合,展现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玲珑绕竹涧,间关通槿藩。” 开篇即以“玲珑”形容山中的竹林,既表现了竹子的清秀,也暗示了山中环境的幽静。竹涧间,鸟儿穿梭其间,发出悦耳的鸣叫声,通过“间关”一词生动地描绘了这一场景。接着,“通槿藩”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视线引向了更广阔的自然景观,仿佛一条小径穿过繁茂的荆棘丛,连接着远方的景色。
“缺岸新成浦,危石久为门。” 这两句转而描写山斋附近的水域和岩石。新形成的水岸上,波光粼粼,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一片湖泊。而那块矗立在岸边的危石,历经岁月的洗礼,成为了进出山斋的天然门户,既稳固又别具一格。
“北荣下飞桂,南柯吟夜猿。” 诗人继续描绘山中特有的动植物。北面的高地上,桂树随风摇曳,仿佛在空中轻盈地飞翔。而南边的树丛中,夜间的猿猴在低吟,声音悠扬,充满了夜晚的神秘与宁静。
“暮流澄锦碛,晨冰照彩鸾。” 最后两句将时间转换至一天的两端。傍晚时分,溪流清澈如锦缎般铺展,映衬着落日余晖;清晨,冰面上反射出五彩斑斓的光芒,仿佛是彩鸾在冰面上翩翩起舞。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色,也隐含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活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诗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