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云忽向沙中起,探得胡兵过辽水。
《边上作三首·其二》全文
- 翻译
- 忽然间,战云在沙漠中升起,似乎发现了敌军已经过了辽河。
多么可悲啊,那些守卫边疆的士兵,还未真正交战,就已经感到自己像是幽灵一般。
- 注释
- 阵云:战争时突然出现的乌云。
忽:忽然。
向:朝着。
沙中:沙漠之中。
探得:察觉到。
胡兵:敌军(这里指外族军队)。
过:越过。
辽水:古代中国东北部的一条河流。
堪嗟:令人叹息,可悲。
护塞:守卫边塞。
征戍儿:出征的士兵。
未战:还未开战。
已疑:已经怀疑。
身是鬼:自己的身体如同鬼魂。
-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战争氛围和边塞哀伤的诗句,通过对自然景象与军事活动的描绘,展现了边疆战士的心境变化和心理活动。
"阵云忽向沙中起,探得胡兵过辽水。" 这两句从宏观上勾勒出战争来临的紧张气氛。"阵云"指的是战争即将爆发时天空中出现的战云,这里用了"忽向沙中起"来形容它的突然性和强烈性,给人一种威胁感。而"探得胡兵过辽水"则透露了敌军已悄然接近,通过对河流的观察了解到敌情,这里的"探得"表达了一种慎重又紧迫的情绪。
"堪嗟护塞征戍儿,未战已疑身是鬼。" 这两句则深入描写了边疆士兵的心理状态。这是一个感叹词"堪嗟"开头,表达对那些年轻士兵的同情。他们或许还没真正上过战场,但已经被战争的阴影所笼罩。在"未战已疑身是鬼"中,可以看出士兵们的心理恐惧,他们在尚未真正战斗的情况下,就已经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还活着,仿佛自己的生命已经如同幽灵一般脆弱和不真实。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边塞环境与战争氛围的描绘,以及士兵内心世界的刻画,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脆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