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待(bù dài)的意思:不等待,不耐烦
雕戈(diāo gē)的意思:雕戈是指雕刻精美的戈,比喻文武兼备,才华出众。
更议(gēng yì)的意思:更议指的是重新讨论、重新商议某个事物。
精忠(jīng zhōng)的意思:形容对国家、君主或事业忠诚、坚定不移的态度。
君臣(jūn chén)的意思:君主与臣子之间的关系,表示君主与臣子应该互相尊重、忠诚。
阃外(kǔn wài)的意思:指在朝廷中失去权力、地位或被贬谪出京城。
南渡(nán dù)的意思:指古代人民或军队由北方渡过江河南下,特指历史上刘备率军南渡长江,意味着转危为安,重获胜利。
秦头(qín tóu)的意思:指人头颅,也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首要部分。
生气(shēng qì)的意思:指人因愤怒或气愤而产生的情绪。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议和(yì hé)的意思:指双方或多方经过讨论、协商,达成共识,停止争斗,恢复和平。
吁天(yù tiān)的意思:形容悲伤、痛苦或愤怒之极。
战胜(zhàn shèng)的意思:战胜指克服敌人、克服困难、取得胜利。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俞樾所作的《汤阴谒岳忠武庙》,表达了对南宋时期历史的沉思与感慨。首句“十年阃外枕雕戈”,描绘了长期征战在外的紧张氛围,暗示了南宋朝廷在对抗金兵时的军事斗争。次句“奈此秦头压日何”中,“秦头”暗指金国,形象地表达了对敌人的威胁和国家面临的危机。
第三句“南渡君臣生气少”,通过“生气少”揭示了南宋君臣在战败后的颓唐与无力,缺乏振奋人心的斗志。第四句“东窗夫妇杀机多”则借用了“东窗事发”的典故,暗示了朝廷内部可能存在的奸佞阴谋和杀戮之气。
第五、六句“功高岂意翻成罪,战胜无端更议和”揭示了英雄如岳飞因功高反遭陷害,胜利后反而被迫议和的无奈现实。最后两句“不待吁天诬早辩,精忠二字总难磨”表达了诗人对岳飞冤屈的深深同情,认为他的精忠之心无法被抹去,即使面对诬陷也难以辩白。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岳飞的事迹为背景,寓言式地揭示了南宋朝廷内外的矛盾与困境,表达了对岳飞忠诚与悲剧命运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扫苔
久雨滋苔力,青钱塞径荒。
扫之空夜露,留也待秋霜。
鹤迹冷无衬,龟行滑不妨。
敛归林下去,护菊久含香。
采桑行
江南春水清如蓝,村村妇女携筐篮。
柔桑巳采仓庚老,听歌桑韦又再三。
头眠甫过浑调息,二眠三眠心亟亟。
扎山历乱呼平明,素手纤纤那敢惜。
薄暮归迟忧蚕饥,饲蚕弗省儿饥啼。
叶声宛转入清听,松风闸水两依稀。
缲丝晴日茅檐下,大车小车争呕哑。
蚕女何曾著一丝,曳向青楼斗妖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