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埋龙阜谁名宝,却在鹰巢不姓朱。
《宝公画像赞》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宝公画像赞》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通过描绘宝公画像的场景,展现了对宝公的崇敬与赞美之情。
首句“水月道场严净久”,描绘了宝公修行之地的环境,水月交辉,道场庄严而清净,时间似乎在这里凝固,长久地保持着这份静谧与神圣。这句诗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宝公修行时的宁静与专注。
次句“空华人世落残馀”,则将宝公与世俗世界进行了对比。宝公虽已远离尘嚣,但其精神与影响却依然在人世间留下痕迹,如同残余的光辉,照亮着后人的道路。这里运用了“空华”这一佛教术语,象征着宝公的精神超越了物质世界,达到了一种空灵的状态。
接下来,“骨埋龙阜谁名宝,却在鹰巢不姓朱”,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对宝公形象的刻画。宝公的遗骨被埋葬在龙阜山中,这里没有世俗的名号,只有他内在的光芒。即使在鹰巢之中,宝公的精神也并未被世俗的权贵所占据,他的影响力超越了表面的权势和地位,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宝公画像赞美的方式,不仅表达了对宝公个人的崇敬,更体现了对佛教精神的深刻理解与追求。通过描绘宝公修行之地的庄严、与世俗世界的对比以及遗骨所在之地的超然,诗人在字里行间传达出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精神境界的思想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