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严 滩 对 月 忆 雪 壶 亡 弟 宋 /吴 龙 翰 卯 君 看 月 此 徘 徊 ,今 来 月 明 君 不 来 。安 得 清 光 刀 剪 破 ,为 分 一 半 到 泉 台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来(bù lái)的意思:不来表示不到、不来参加或不来实现某种行动或结果。
今来(jīn lái)的意思:指现在、近来的时候。
来月(lái yuè)的意思:指将要到来的一个月份或时间段。
卯君(mǎo jūn)的意思:指无能、无用的人。
明君(míng jūn)的意思:指明智、明理、有德行的君主。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清光(qīng guāng)的意思:指光亮、明亮
泉台(quán tái)的意思:指位于山巅或高处的泉水,比喻人的才华和品德超群。
一半(yī bàn)的意思:指数量或程度的一半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 注释
- 卯君:卯时,古代计时法,相当于现在的早晨5-7点。
徘徊:犹豫不决,这里形容人对月的凝视。
清光:指明亮的月光。
泉台:古人对阴间的称呼,此处可能暗指逝者长眠之地。
- 翻译
- 卯时你看着月亮如此犹豫不决,如今明亮的月儿你却不再来。
如何能用清冷的月光如刀剪破夜幕,只为分出一半照到那幽深的泉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切的怀念之情。"卯君看月此徘徊,今来月明君不在"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亲人的留恋。"卯君"指的是故人,而"此徘徊"则透露出一种无尽的思念之情,好像诗人随着夜晚清辉的月光,就能感觉到那位不在人世的朋友依旧陪伴左右。然而现实却是"今来月明君不来",故人的身影已然消失,留下的是空寂的月光和诗人的孤独。
接着的"安得清光刀剪破,为分一半到泉台"则显露出一种超越现实的愿望。诗人希望能将那清澈如水的月光切割开来,一部分留在自己所处的世界,另一部分送往亡弟魂归之地——泉台。这不仅是对逝去生命的一种敬礼,也是对无法挽回时间和缘分的一种无奈。
整首诗通过月亮这一自然元素,展现了人与自然、生与死之间微妙的情感纽带。它既有对逝去美好的怀念,也有对死亡无常的无力感,同时又透露出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甲寅九月杪予从江宁入句曲晤林明府仅人因得接黍谷钱中丞之欢同寓崇明寺畅谈捧腹已成三日夕之乐十月朔二鼓别归邻院而宿夜梦与中丞凭高俯视见有搅绵花者梦中幻境其花蒙茸如海风撼浪予谓中丞曰可共作搅绵花诗何如中丞诺之予遂先成二句曰却似白云生谷口还如泻水置平川及旦林紫君相过因与中丞同早饭王大席陈南浦俱在焉饭后相与步城头揽郭外秋色而凭高之意遂忆梦中因语中丞中丞索予续成欲和同游者各属一章即以此为相逢剪拂投赠之雅什也
寒衣梦里欲装绵,新絮茸茸搅暮天。
却似白云生谷口,还如泻水置平川。
凭高喜接中丞武,引玉先投野衲笺。
若不吟诗庆相遇,沾泥心事笑枯禅。
《甲寅九月杪予从江宁入句曲晤林明府仅人因得接黍谷钱中丞之欢同寓崇明寺畅谈捧腹已成三日夕之乐十月朔二鼓别归邻院而宿夜梦与中丞凭高俯视见有搅绵花者梦中幻境其花蒙茸如海风撼浪予谓中丞曰可共作搅绵花诗何如中丞诺之予遂先成二句曰却似白云生谷口还如泻水置平川及旦林紫君相过因与中丞同早饭王大席陈南浦俱在焉饭后相与步城头揽郭外秋色而凭高之意遂忆梦中因语中丞中丞索予续成欲和同游者各属一章即以此为相逢剪拂投赠之雅什也》【明·释今无】寒衣梦里欲装绵,新絮茸茸搅暮天。却似白云生谷口,还如泻水置平川。凭高喜接中丞武,引玉先投野衲笺。若不吟诗庆相遇,沾泥心事笑枯禅。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7767c6de132c0b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