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三馀七十翁,颇从静里得些工。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尘尘(chén chén)的意思:尘土、灰尘。比喻世俗、尘世间的事物。
地心(dì xīn)的意思:指事物的核心或中心,也指地球的中心。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何烦(hé fán)的意思:何烦是一个四字成语,意为“为什么要麻烦自己”。它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不愿意做麻烦或费力的事情。
浑如(hún rú)的意思:形容事物混乱、杂乱无章,没有条理。
荔挺(lì tǐng)的意思:形容植物长得枝叶茂盛。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生来(shēng lái)的意思:指天生、自然具备某种品质或特点。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挺生(tǐng shēng)的意思:顽强地活下去
物物(wù wù)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繁多,琐碎不断。
葭灰(jiā huī)的意思:指葭草和灰烬,比喻贫穷、落魄。
下风(xià fēng)的意思:处于劣势,不占上风。
阴阳(yīn yáng)的意思:阴阳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宇宙万物的两个相对而又统一的方面。阴指阴暗、负面、 passivity;阳指明亮、积极、活动。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是世界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则。
宇宙(yǔ zhòu)的意思:形容某人或某物在某个领域内无人能及、无与伦比。
- 翻译
- 六十三岁的老翁,从宁静中获得了一些技艺。
在万物中洞察阴阳之理,天地之心对万事万物都一样公正无私。
荔枝树生命力顽强,本就永不死亡,芦苇灰烬堵塞之处也能自行疏通。
古往今来的宇宙法则始终如一,像程颐这样的哲人何必去仰望他人。
- 注释
- 六十三:指年龄。
翁:老人。
静:宁静。
工:技艺。
阴阳理:宇宙的阴阳法则。
尘尘见:在每一件事物中体现。
天地心:天地的公正之心。
物物同:对待万物一视同仁。
荔挺:荔树枝干。
元:本来。
不死:生命力顽强。
葭灰:芦苇灰烬。
塞处:堵塞之处。
自能通:能自我疏通。
古今宇宙:古今的宇宙法则。
浑如此:始终如一。
康节:程颐,北宋哲学家。
企下风:仰望他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吴潜的作品,名为《小至三诗呈景回制干并简同官(其一)》。诗人在此通过对自然界阴阳变化和万物生长的观察,表达了自己对于宇宙本原和生命哲学的洞见。
“六十三馀七十翁,颇从静里得些工。”这里诗人自称已是年逾古稀之人,但仍在寂静中学习,获得了一定的成就。这反映了诗人的谦虚态度和对知识的渴望。
“阴阳理向尘尘见,天地心于物物同。”这一句表达了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以及万物之间内在联系的哲思。这里的“阴阳”指的是宇宙间对立统一的两种基本力量,而“天地心”则象征着自然界的本质与万物共通的精神。
“荔挺生来元不死,葭灰塞处自能通。”这句诗描绘了植物(以荔枝为例)即使在不利条件下也能顽强生长的生命力。这也是对人世间坚韧不拔精神的一种颂扬。
“古今宇宙浑如此,康节何烦企下风。”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永恒规律,得出了一个结论:无需过分追求外在功名,只要顺应天地之道,便能达到内心的平和。这里的“康节”指的是内心的安宁与节制,“企下风”则意味着不必急于求成,不必追逐世俗的浮华。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深刻的观察,以及对生命和宇宙本原的哲学思考。通过这些思考,诗人传达了一种顺应自然、内心平和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见独知宗朝议见贻之什
遥遥幽人居,宛在苍林间。
霜华驻秋清,风月喧昼闲。
臞仙厌山寂,按竹俯人寰。
面会良独少,语酣遂忘还。
岂无纷华地,心事了不关。
诗成若鸣琴,志在水与山。
君看陌上尘,工作颔下斑。
何如对茗碗,泉罂煮潺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