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发照(fā zhào)的意思:指公开曝光,揭露真相。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华发(huá fà)的意思:指头发变白,象征年老。
客愁(kè chóu)的意思:指因思念他乡或离别而产生的忧愁之情。
那须(nà xū)的意思:指事情或行为需要经过一定的条件或环境才能实现。
岂能(qǐ néng)的意思:表示不可能或不能够。常用于反问句或否定句中,用来表达强烈的否定态度。
青衫(qīng shān)的意思:指年轻人的衣着,也可指年轻人。
髯参(rán cān)的意思:指人胡须长而杂乱,像山羊胡一样。
日趋(rì qū)的意思:逐渐变得日益增加或加强
世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世间的事情、事物。
应聘(yìng pìn)的意思:指求职、申请工作。
簪笏(zān hù)的意思:指古代官员的礼仪之物,也泛指官员。
周南(zhōu nán)的意思:周南是指南方地区,也可以引申为南方地区的意思。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程洵所作的《再韵呈诸公》。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
首联“羞将华发照青衫,直拟凉秋整去骖”描绘了诗人不愿面对自己年华老去,希望在凉爽的秋天离开官场,摆脱束缚的形象。这里“华发”象征着岁月的痕迹,“青衫”代表官服,而“去骖”则暗示了离开官场之意。
颔联“应聘岂能如水北,紬书何事尚周南”运用了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应酬和文书工作的厌烦。其中“应聘”指接受官职,“水北”和“周南”分别出自《诗经》,借以比喻官场的复杂和繁重。
颈联“江澄颇觉客愁破,山好那须世事谈”转而描写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江水清澈,让诗人暂时忘却了官场的烦恼;山色美好,使他无心再去谈论世俗之事。
尾联“犹胜元琳日趋府,强持簪笏逐髯参”与前文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宁愿过一种远离官场、亲近自然的生活,即使不如元琳那样每日出入官府,也胜过勉强维持官场生活。这里的“元琳”可能是指元稹,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体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中宿篇送朱少襄入燕
君不见中宿峡前飞来寺,十九之峰称福地。
浈水徐看两岸流,禺山夹对双屏峙。
古来怪迹此地多,门深树密垂藤萝。
洞中秪合寻孙恪,石上犹闻想达磨。
五色榴花香复歇,千寻金锁沉还绝。
天巧宁能夺物工,地灵应预开人杰。
近日朱生颇好奇,十年飞梦应幽期。
寻山不惮登陟远,开凿能穷造化私。
竹里邀僧堪结夏,池边留客频传斝。
读书几载不出门,作赋宁推扬与贾。
一朝天子下诏书,雄心直慕承明庐。
出山不必作小草,侯门不必曳长裾。
此去长安千万里,功名富贵徒为尔。
白首谈经未释褐,高名虚挂人间齿。
丈夫得意自骞腾,有诗可赋山可登。
醉舞腰间三尺剑,千秋事业几人曾。
尊酒送君粤南国,春月春花等闲乐。
綵笔纵堪题凤凰,故山谁更思猿鹤。
《中宿篇送朱少襄入燕》【明·欧必元】君不见中宿峡前飞来寺,十九之峰称福地。浈水徐看两岸流,禺山夹对双屏峙。古来怪迹此地多,门深树密垂藤萝。洞中秪合寻孙恪,石上犹闻想达磨。五色榴花香复歇,千寻金锁沉还绝。天巧宁能夺物工,地灵应预开人杰。近日朱生颇好奇,十年飞梦应幽期。寻山不惮登陟远,开凿能穷造化私。竹里邀僧堪结夏,池边留客频传斝。读书几载不出门,作赋宁推扬与贾。一朝天子下诏书,雄心直慕承明庐。出山不必作小草,侯门不必曳长裾。此去长安千万里,功名富贵徒为尔。白首谈经未释褐,高名虚挂人间齿。丈夫得意自骞腾,有诗可赋山可登。醉舞腰间三尺剑,千秋事业几人曾。尊酒送君粤南国,春月春花等闲乐。綵笔纵堪题凤凰,故山谁更思猿鹤。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3167c6aa4854150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