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容(bù róng)的意思:不可容忍、不能容忍
而已(ér yǐ)的意思:表示某事物或某情况只是如此,没有其他更多的含义或价值。
律身(lǜ shēn)的意思:律身是指遵守法律法规,保持自律的行为。
没身(méi shēn)的意思:失去地位、身份或权力。
人世(rén shì)的意思:指人间世界,泛指人类社会。
荣枯(róng kū)的意思:指人事物的兴盛和衰败,荣华富贵和贫困困苦的对比。
庶乎(shù hū)的意思:庶乎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表示大致、大概的意思。它常用于修辞,用来表示事物的大致情况或估计。
已矣(yǐ yǐ)的意思:已经结束或已经完了
治心(zhì xīn)的意思:指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使其平静、稳定,达到内心的治愈和调和。
知人(zhī rén)的意思:了解人的性格和能力,并恰当地安排工作或职位。
不知人(bù zhī rén)的意思:不了解他人的真实面貌或不懂得辨别人的为人品行。
- 鉴赏
这首诗出自明代哲学家吴与弼之手,名为《病中枕上作(其三)》。吴与弼是心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此诗反映了他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对修身养性的深刻理解。
“律身须礼不容疏”,开篇即强调了修身的重要性,认为遵循礼仪规范是不可忽视的,这是对个人行为的基本要求。这里的“律身”指的是约束自身的行为,“礼”则指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和礼仪准则。通过遵守这些规则,个体不仅能够维护社会秩序,也能够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
“公以治心其庶乎”,接着指出,治理内心才是更为根本的修身之道。这里的“公”可以理解为公正、公平,意味着在处理内心情感和欲望时,应保持一种公正的态度,不偏不倚,以达到内心的平和与清明。这与儒家强调的“正心诚意”相呼应,主张通过内心的修养来实现外在行为的正确。
“二者没身而已矣”,最后两句总结,无论是外在的礼仪规范还是内心的治理,都是为了终身受益,即通过不断地修身养性,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行为得体的人。这里的“没身”意为终身、一生,强调了修身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贯穿于人生的始终。
整首诗简洁而深刻,体现了吴与弼对于修身养性、道德实践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个人内在精神世界的重视。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