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柳堤诗》
《柳堤诗》全文
唐 / 詹敦仁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种稻三十顷,种柳百馀株。

稻可供饘粥,柳可爨庖厨

息耒柳阴下,读书稻田隅。

以乐尧舜道,同是耕莘夫。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iǔshī
táng / zhāndūnrén

zhǒngdàosānshíqǐngzhǒngliǔbǎizhū
dàogòngzhānzhōuliǔcuànpáochú

lěiliǔyīnxiàshūdàotián
yáoshùndàotóngshìgēngshē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稻田(dào tián)的意思:比喻人们辛勤耕种、努力工作的地方。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耕莘(gēng shēn)的意思:勤奋努力,辛勤耕作。

柳阴(liǔ yīn)的意思:指柳树下的阴凉之处,比喻舒适宜人的环境。

庖厨(páo chú)的意思:指厨师,也泛指做饭烹饪的人。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尧舜(yáo shùn)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的两位圣君尧和舜,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仁德兼备。

注释
种稻:种植稻谷。
三十顷:大面积的土地。
种柳:种植柳树。
百馀株:一百多棵。
饘粥:稠粥。
爨庖厨:烧火做饭。
息耒:放下农具休息。
柳阴:柳树下的阴凉处。
读书:阅读书籍。
尧舜道:古代贤君尧和舜的治国之道。
耕莘夫:耕田的贤人,指隐居耕读的人。
翻译
我种植了三十顷稻田,又种了一百多棵柳树。
稻谷可以用来煮粥,柳树可以作为烹饪的燃料。
在柳树荫下休息,我在稻田边读书。
以此来享受尧舜时代的道理,我们都是耕田的贤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田园牧歌般的宁静生活图景。诗人自述拥有三十顷良田,种植稻米,并且还有百馀株柳树。这里的稻米和柳树,不仅是农业生产的成果,更有着实用的意义:稻米可以作为粮食供应,而柳树则可以提供柴火用于烹饪。

诗人在田间劳作之余,喜欢在柳树下休息,在稻田边读书。这一系列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农业生活的热爱。同时,这种生活方式也让诗人联想到古代圣君尧舜的道德,表达了一种返璞归真的人生态度,以及一种与土地紧密相连的农耕生活理念。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平凡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古代圣明之道的赞美。语言简洁,意境清新,是一首富有田园情怀和哲思的诗篇。

作者介绍
詹敦仁

詹敦仁
朝代:唐

詹敦仁,字君泽,生于后梁乾化四年(914年)。安溪首任县令,追封靖惠侯。先世河南光州固始人。祖父詹缵随王审知入闽,任前锋兵马使,后退居仙游县植德山下。父詹世隆,兵曹录事参军。《全唐诗》、《全唐诗补编》共存其诗十九首,《全唐文》、《唐文拾遗》共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迹见《十国春秋》卷九七。
猜你喜欢

西山晚景

公局长清淡,池亭晚景中。

蔗竿闲倚碧,莲朵静淹红。

半引弯弯月,微生飋飋风。

无思复无虑,此味几人同。

(0)

梦归故园二首·其一

桐叶飞霜落井栏,菱花藏雪助衰颜。

夜窗飒飒摇寒竹,秋枕迢迢梦故山。

临水钓舟横苇岸,隔溪禅侣启柴关。

觉来依旧三更月,离绪乡心起万端。

(0)

江都宫乐歌

扬州旧处可淹留,台榭高明复好游。

风亭芳树迎早夏,长皋麦陇送馀秋。

渌潭桂楫浮青雀,果下金鞍跃紫骝。

绿觞素蚁流霞饮,长袖清歌乐戏州。

(0)

金章太守章

大魔乘空发,万精骇神庭。

托化谣歌章,随变入无名。

嚣气何纷纷,秽道当涂生。

云中舍朱宫,北帝踊神兵。

鼓洋自知道,玄运来相征。

上景御飞辔,迅驾检云营。

促校北帝录,收执群魔名。

豁落张天罗,放威掷流铃。

金真辅空洞,玉光焕八冥。

金玄守上宫,神虎戮天精。

剪灭万妖气,亿亿悉齐平。

上承九天信,啸命靡不倾。

招真究三洞,慧诵朗自清。八道望玄■,七转纬天经。

混合第一真,拔度七祖程。

消灭五苦根,反魂更受荣。

金光曜寂室,神仙自然生。

香华散玉宇,烟气彻玉京。

帝遣徘徊辇,三元降绿軿。

迅驾腾九玄,朝我玉皇庭。

(0)

梦友人王由赋别诗

自兹一去后,市朝不复游。

(0)

乌栖曲四首·其三

青牛丹毂七香车,可怜今夜宿倡家。

倡家高树乌欲栖,罗帏翠帐向君低。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