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白头吟》
《白头吟》全文
唐 / 汪遵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独(bù dú)的意思:不仅仅,不只是

发生(fā shēng)的意思:指事件或事情的发生、出现。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合欢(hé huān)的意思:指亲密的夫妻、恋人分别后的重逢,也用来形容亲密无间的友谊。

今人(jīn rén)的意思:指现在的人,也可指当代人。

罗带(luó dài)的意思:指人们在言谈或行为中带有隐晦的意思,不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暗示、比喻等方式来传达信息。

马卿(mǎ qīng)的意思:指官职高、权势重的官员。

青丝(qīng sī)的意思:指年轻人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轻貌美的女子。

人事(rén shì)的意思:指人的事情或人的事务。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失却(shī què)的意思:失去、丧失

素发(sù fā)的意思:指头发未染或未梳理的自然状态。

文君(wén jūn)的意思:指善于文学、才艺出众的女子。

注释
失却:失去。
青丝:黑发,象征青春。
素发生:白色的头发,形容衰老。
合欢罗带:象征夫妻恩爱的装饰品。
意全轻:情感变得淡漠。
古今人事:自古以来的人世之事。
皆如此:都像这样。
文君:卓文君,西汉时期才女。
马卿:司马相如,卓文君的丈夫。
翻译
失去了青春的秀发,如同素色的花朵凋零,
合欢的罗带也失去了往日的浓情,变得轻飘飘的。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汪遵的《白头吟》。诗中的语言质朴、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古今人事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易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失却青丝素发生" 一句,描绘的是头发由黑转白的过程,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年华的增长。这里的“青丝”指的是年轻时的黑发,而“素发生”则是形容白发如同初生的柔丝。

接下来的"合欢罗带意全轻"一句,则用婚礼中夫妇交换的合欢巾和罗带来比喻婚姻关系的脆弱。这里的“意全轻”意味着情感的淡薄,不再如从前那般坚定。

第三句“古今人事皆如此”,则是诗人对世事无常的一种总结,表明这种变化是自古至今的人们都无法避免的共同命运。

最后一句“不独文君与马卿”中,“文君”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卓文君,而“马卿”则可能是指某位历史人物。这里强调的是,不只是他们两人,所有人都无法逃脱时光带来的改变。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今、对待个人生活变化的感慨,以及借助具体形象和典故,抒发了诗人对生命易逝、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汪遵
朝代:唐   字:不详

(全唐诗云:一作王遵)(约公元八七七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宣州泾县人(唐诗纪事作宣城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初为小吏。家贫,借人书,昼夜苦读。工为绝诗。与许棠同乡。咸通七年,(公元八六六年)擢进士第。后五年,棠始亦及第。遵诗有集《唐才子传》传世。他的诗绝大部分是怀古诗,有的是对历史上卓越人物的歌颂;有的是借历史人物的遭遇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绪;有的是歌颂历史上的兴亡故事来警告当时的统治者;有的直接反映当时的现实生活,这些诗都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寄托了对现实生活的深沉感慨。
猜你喜欢

广州元夜歌·其七

堂上鸣琴百务休,美人何处不风流。

家家弦诵寻常事,最是花时月满楼。

(0)

自电白至海安·其三

黄茅障里树苍苍,问禁先须自入乡。

何事村中人尽道,狐狸休惮畏豺狼。

(0)

家二兄入罗浮余之循州承陈独漉珠江送别后却寄·其二

三湘曾共客江浔,散发狂歌屈子心。

自喜年来无个事,每于清夜一追寻。

(0)

送汪十三南湘之惠州·其一

三日东江是惠州,片帆随雁过罗浮。

怜君今夜不得睡,独自高吟水驿头。

(0)

登海潮岩

岧峣石室倚沧溟,渐上秋山兴渐增。

峭壁倒悬梯两道,小窗斜见浪千层。

人踪绝处逢猴酒,鸟道通时接禹藤。

最喜徵徭犹未到,杖藜閒日不妨登。

(0)

寄梁药亭太史·其三

玉轸六莹琴,纱窗弹夜深。

如何山水志,迸出庙廊心。

素月经银汉,閒情在翠林。

几时花下路,缓步一相寻。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