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陈 秀 才 将 游 霅 上 便 议 北 归 唐 /方 干 婆 娑 恋 酒 山 花 尽 ,绕 缭 还 家 水 路 通 。转 楫 拟 从 青 草 岸 ,吹 帆 犹 是 白 蘋 风 。淮 边 欲 暝 军 鼙 急 ,洛 下 先 寒 苑 树 空 。诗 句 因 余 更 孤 峭 ,书 题 不 合 忘 江 东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合(bù hé)的意思:指两者之间不相合,不一致或不适应。
孤峭(gū qiào)的意思:形容山峰独立高耸,孤立突出。
还家(huán jiā)的意思:指离开家乡一段时间后归来。
江东(jiāng dōng)的意思:指东方地区或者东方人民。
洛下(luò xià)的意思:指洛阳城下,泛指离家远行或离开故乡,也可以表示离别或别离之情。
婆娑(pó suō)的意思:形容舞蹈或树木等摇曳的样子,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姿态或行动优美。
青草(qīng cǎo)的意思:指年轻人或者未经世事的人。
绕缭(rào liáo)的意思:曲折纷乱,环绕不清。
山花(shān huā)的意思:山中的花朵,比喻出类拔萃的人或物。
诗句(shī jù)的意思:指诗中的句子或诗中的一句话。
树空(shù kōng)的意思:指树木稀疏、空旷的地方。
书题(shū tí)的意思:指文章或书籍的题目。
水路(shuǐ lù)的意思:指水上交通,也可用来比喻通达的途径或方法。
犹是(yóu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虽然已经发生或发展到一定程度,但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 翻译
- 沉醉于美酒与山花之中,归家之路沿着蜿蜒的水道畅通无阻。
调转船桨打算沿青草丛生的河岸而行,扬起的帆仍乘着那白苹轻风。
淮河之畔夜色将至战鼓声急促,洛阳城下秋风已凉花园树木凋零。
因我而让这诗句更显孤独峭拔,提笔书写时切莫忘了江东。
- 注释
- 婆娑:姿态美好或盘旋舞动的样子,这里形容陶醉美景中。
恋酒:喜爱饮酒。
山花:山中的花朵,泛指自然美景。
绕缭:环绕曲折。
水路通:水路畅通无阻。
转楫:转动船桨,指改变航向。
青草岸:长满青草的河岸。
吹帆:风吹动船帆。
白蘋风:白色的蘋花之风,这里形容清风。
淮边:淮河岸边。
欲暝:将要天黑,黄昏时分。
军鼙急:战鼓声急促,暗示战争或军事活动频繁。
洛下:洛阳城下,代指洛阳地区。
先寒:提前感受到寒冷。
诗句:写的诗。
因余:因为我。
更孤峭:更加孤独挺拔,形容诗风独特不群。
书题:书写题目或提笔书写。
不合:不应该。
忘江东:忘记江东,江东指代家乡或故国。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末季节的景象,诗人在告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远行者的祝愿。开篇“婆娑恋酒山花尽”,通过对山中花朵凋零的情形来反映出时光易逝、情感难以割舍的意境。“绕缭还家水路通”则描写了归途中的景色,水路畅通,给人一种顺遂前行的感觉。
“转楫拟从青草岸”中,“转楫”指的是船只缓缓地行驶在河岸边,而“青草岸”则让人联想到春意盎然的景象,这与前文提到的秋末花尽形成鲜明对比,或许是诗人心中的美好寄托。紧接着,“吹帆犹是白蘋风”,这里的“白蘋风”指的是秋天特有的微风,它轻拂过水面,带来了清凉的气息,也映照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
“淮边欲暝军鼙急”则转而描绘了一种紧迫的情景,“军鼙”即战鼓的节奏,这里形容的是临近傍晚时分,战争气氛浓厚,军队正准备出发,给人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感觉。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洛下先寒苑树空”,这里通过“先寒”二字表达了秋天来临前的凉意,而“苑树空”则是对环境的一种描摹,显得宁静而孤寂。
最后,“诗句因余更孤峭,书题不合忘江东。”这两句话透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他的诗句因为个人的情感而变得更加凄美,而“书题”一词则让人猜测到诗人可能在某种情况下写下了某些文字,但这些都与他对“江东”的记忆和留恋相连。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即将到来的变化与挑战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