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斋》
《高斋》全文
明 / 尹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高斋轮鞅绝,独卧碧云幽。

山气青常润,湖光澹不流。

脱巾竹屿,展席向花丘。

去此寻真境,尘嚣安可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碧云(bì yún)的意思:指天空中晴朗的蓝天白云,形容景色美丽明朗。

尘嚣(chén xiāo)的意思:指尘土飞扬的喧嚣声,形容喧嚣不安的场面或环境。

独卧(dú wò)的意思:独自一人躺卧。

高斋(gāo zhāi)的意思:指高屋建瓴、高人一等的书斋。

轮鞅(lún yāng)的意思:轮鞅是一个古代军事用语,指的是战车上的马匹。在现代汉语中,轮鞅被引申为指挥军队的人,或者比喻为掌握实权的人。

山气(shān qì)的意思:指山的气势或山中的气候。也用来形容人的气度、志向或气魄。

脱巾(tuō jīn)的意思:指男子脱去头巾,表示失去了尊严和身份。

寻真(xún zhēn)的意思:寻找真理、追求真相

真境(zhēn jìng)的意思:真实的境界;真正的状态;真相所在。

竹屿(zhú yǔ)的意思:指人才聚集、学问渊博的地方。

鉴赏

这首明代尹台的《高斋》描绘了诗人身处清幽环境中的心境。首句“高斋轮鞅绝”展现了诗人居住的高雅书斋远离尘世喧嚣,车马声息皆止。次句“独卧碧云幽”则强调了诗人独自一人,沉浸在宁静的碧云之间,显得格外孤寂而深邃。

颔联“山气青常润,湖光澹不流”进一步渲染了周围的自然景色,山岚轻拂,清新湿润,湖面平静如镜,波光不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恬淡的画面。诗人通过“润”和“流”的动态对比,表现出大自然的静态美。

颈联“脱巾临竹屿,展席向花丘”描绘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动作,他摘下头巾,亲近竹林小岛,铺开席子,面对花丛,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着这份远离尘世的宁静。

尾联“去此寻真境,尘嚣安可求”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他决心离开这纷扰的尘世,去探寻内心深处的宁静与真实,暗示了他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高斋独处、亲近自然的画卷,寓含了诗人对尘世浮华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尹台

尹台
朝代:明

(1506—1579)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号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迁国子司业,所奖拔多为名士。旋还任修撰,专理诰敕。忤仇鸾,几得罪,会鸾先被杀,乃已。严嵩欲结为姻好,拒之,遂有怨。出为南京祭酒,将行,劝嵩勿害杨继盛。历官为南京礼部尚书。留意理学,其学不傍门户,能密自体验。有《洞农堂集》。
猜你喜欢

留别赵南纪

少时未识庐山好,老去知山却远山。

白鹿何繇与弦诵,紫霄还复共跻攀。

林峦有失君何意,松菊犹存我得还。

俱是江东巡管内,异时书札愿无悭。

(0)

留别子肃子仪三首·其二

长年梦黄堰,今日饮红灰。

径绿无多草,庭阴半是梅。

海棠留雨醉,杨柳傲风媒。

对此浑无事,一杯重一杯。

(0)

和斯远西轩竹二首·其二

道上行人暍,林间释子幽。

去无相趣迫,聊得小夷犹。

竹树拥檐立,溪山随槛流。

自非能赋者,常是欲眠休。

(0)

和何叔信别种蜡梅韵

不识梅当牖,唯知竹映墙。

脱成元似蜡,染就却殊黄。

自是风神秀,宁由肌骨香。

木犀虽琐碎,品色庶同方。

(0)

别赵信州

拍拍桃花水,轻轻莲叶舟。

生憎冲野马,失喜见沙鸥。

漫浪端如此,饥寒信有不。

未探怀玉蕴,且访九华幽。

(0)

次韵远斋夜饮舒啸之作并呈坐间诸公

偶上坡亭底用扶,登临于此记公初。

不胜酒敌先齐败,粗有诗资皆楚馀。

出处绝知难逆计,从游常恐易成疏。

啸挥边骑数君事,我自欲安陶令庐。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