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别钱筠甫三首·其一》
《别钱筠甫三首·其一》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倦客无眠听晓钟五更蜡烛泪消红。

城西古寺来何处今日分携独向东。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独向(dú xiàng)的意思:独自朝着某个方向前进或行动。

分携(fēn xié)的意思:分离、分开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倦客(juàn kè)的意思:指疲惫的旅客或客人。

蜡烛(là zhú)的意思:比喻自我牺牲,为他人照明或服务。

日分(rì fēn)的意思:指一天的时间分为两半,表示时间短暂,转瞬即逝。

五更(wǔ gēng)的意思:指天亮前的最后一刻,也指深夜。

晓钟(xiǎo zhōng)的意思:晓钟指的是早晨的钟声,比喻警示人们及时行动或者提醒人们做某事。

烛泪(zhú lèi)的意思:烛泪指的是烛火下的泪水,比喻极度悲伤或者非常悲痛的心情。

翻译
疲倦的旅人深夜未眠,只听见破晓的钟声悠扬。
五更时分,蜡烛燃烧殆尽,只剩残红映照夜色。
注释
倦客:形容疲惫的旅人。
晓钟:清晨的钟声。
蜡烛泪:比喻蜡烛燃烧的油滴。
消红:指蜡烛油滴烧尽,只剩下红色的烛芯。
城西古寺:位于城西的老寺庙。
何处:从何而来,此处表示不知来源。
今日:今天。
分携:分别携带行囊,即将离去。
独向东:独自一人向东而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属于豪放派风格。从字里行间可感受到诗人深夜无眠、心绪万千的情怀。

"倦客无眠听晓钟"一句,设定了诗人的情境:一个疲惫不堪的旅者,在清晨的钟声中无法入睡。这里的“倦客”二字传递出一种身心俱疲、漂泊异乡的情感,而“无眠听晓钟”则描绘出了夜深人静时分,唯有钟声伴随着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五更蜡烛泪消红"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古代以更为计时,一夜分为五个时段,即“五更”。这里诗人用“五更”来形容漫长的夜晚,而“蜡烛泪消红”则是对夜不能寐、泪水涟涟的生动写照。蜡烛在燃烧中逐渐融化,似诗人的泪水无声地流淌。

"城西古寺来何处"一句,引出了诗人对于远方的向往与追寻。在这静谧而神秘的地方,他似乎在寻找心灵的寄托或者是某种精神上的慰藉。这里的“城西古寺”不仅是个具体的地理位置,更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避难所。

"今日分携独向东"则表达了诗人与亲友告别,独自踏上前往东方旅程的情景。在这离别之际,他的心情复杂且充满无限哀愁。东方不仅是地理方向,也象征着希望与新的开始。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古寺以及离别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这是一曲豪迈而又细腻的生命之歌。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赠李修源

岳阳新尉晓衙参,却是傍人意未甘。

昨夜与君思贾谊,长沙犹在洞庭南。

(0)

送走马使

新样花文配蜀罗,同心双带蹙金蛾。

惯将喉舌传军好,马迹铃声遍两河。

(0)

听薛阳陶吹芦管

紫清人下薛阳陶,末曲新笳调更高。

无奈一声天外绝,百年已死断肠刀。

(0)

贞元八年十二月谒先主庙绝句三首·其二

得股肱贤明,能以奇用兵。

何事伤客情,何人归帝京。

(0)

寄远

锦字凭谁达,闲庭草又枯。

夜长灯影灭,天远雁声孤。

蝉鬓凋将尽,虬髯白也无。

几回愁不语,因看朔方图。

(0)

金虎白龙诗·其十五

大道遗留一卷经,自然匹配作仪形。

天生铅汞人间有,何得他州问药名。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