矧兹入林墟,慕此鸡与鹜。
啸梁儿童惊,发藏妇妪哭。
上天赫有威,民怒曷可拗。
薜萝(bì luó)的意思:指藤本植物的一种,比喻人或事物的形象美丽而娇嫩。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不安(bù ān)的意思:形容心情不安,焦躁不安的样子。
春花(chūn huā)的意思: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美好的景象,也可以指代年轻貌美的女子。
短足(duǎn zú)的意思:指腿短,走路不便的人。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胡不(hú bù)的意思:表示没有不可以,无论什么都可以做到。
涧水(jiàn shuǐ)的意思:指清澈而干净的溪水,也比喻清澈透明的心灵。
入林(rù lín)的意思:进入森林
上天(shàng tiān)的意思:指超出人力所能及的事物,也可以表示极高的地位或境界。
橡栗(xiàng lì)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学问深厚,有修养和才华。
岩崖(yán yá)的意思:指险峻的山崖或悬崖。比喻处境险恶或困难重重。
衣裳(yī shang)的意思:指衣服,也可用来形容衣着。
重阴(zhòng yīn)的意思:指天空阴云密布,形容天气阴沉,没有阳光。
中有(zhōng yǒu)的意思:表示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中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内容、特征或要素。
自玉(zì yù)的意思:指一个人自负自傲,自以为是,不肯谦虚。
这首明代诗人刘琏的《遣兴五首(其三)》描绘了一幅山中隐者生活的画面。首句“山中有一鬼,跳跷唯短足”看似诡异,实则寓言山中生活的艰难和孤独,鬼的形象可能象征着困苦的环境。接下来,“薜萝充衣裳,橡栗代饘粥”展现了隐者简朴的生活方式,以藤蔓为衣,橡子为食。
“岩崖结重阴,旸光不能烛”描绘了山中阴暗潮湿的环境,即使阳光也无法穿透。春日里花影重重,秋水潺潺,但这些美景并未带来多少欢乐,反而增添了寂寥。“矧兹入林墟,慕此鸡与鹜”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向往,即使是鸡鸭之鸣,也足以令人心动。
“啸梁儿童惊,发藏妇妪哭”通过儿童的惊恐和妇人的哭泣,揭示出山中生活的不安定和恐惧。然而,“上天赫有威,民怒曷可拗”暗示着自然法则不可违背,人民的愤怒也无法改变现状。
最后两句“胡不安厥爱,藏形以自玉”,隐含着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深深感慨,为何不安于享受这份宁静,而要隐藏自我,如同珍宝般保护自己。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人生选择的深沉思考。
远看还似雪花飞,弱质由来不自持。
聚散只凭潮浪簸,高低况被海风吹。
烟笼静练人行绝,日射凝霜鹤步迟。
别恨满怀吟到夜,那堪又值月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