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新春再和韵杂兴·其四》
《新春再和韵杂兴·其四》全文
明 / 霍与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独立知我何妨多口憎。

磨砻美玉,彗定亦高僧

弄月歌仍啸,临风复兴

恍疑春已暮,岭外少泮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独立(dú lì)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不依赖于他人或其他事物,能够自主进行活动或决策。

多口(duō kǒu)的意思:指说话多而无益,多嘴多舌。

复兴(fù xīng)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民族、文化、事业等经历低谷后重新崛起、繁荣的过程。

高僧(gāo sēng)的意思:指修行高深、悟性高超的僧人。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恍疑(huǎng yí)的意思:形容心中疑惑不解,犹豫不决的状态。

临风(lín fēng)的意思:站在风中,感受风的吹拂。形容人物英姿飒爽,意气风发。

岭外(lǐng wài)的意思:指距离自己所在地较远的地方。

弄月(nòng yuè)的意思:指虚度光阴,白费心机,比喻做无用功或白白忙活。

美玉(měi yù)的意思:指非常美丽珍贵的玉石,也比喻非常优秀的人或事物。

磨砻(mó lóng)的意思:形容人勤奋努力,不怕辛苦。

月歌(yuè gē)的意思:指月色明亮,夜晚美好。

知我(zhī wǒ)的意思:了解我自己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霍与瑕所作的《新春再和韵杂兴(其四)》。诗中以“独立吾知我”开篇,展现了一种独立不羁、自我认知的境界。接着,“何妨多口憎”一句,似乎在表达诗人面对外界非议时的豁达态度,不因他人的言语而感到困扰或沮丧。

“磨砻还美玉,彗定亦高僧”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个人的成长比作美玉的打磨,将内心的纯净比作高僧的修行,强调了通过不断的自我完善和修炼,能够达到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

“弄月歌仍啸,临风坐复兴”描绘了诗人月下吟唱、风中静坐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自由。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画面,也表达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和精神超脱的愿望。

最后,“恍疑春已暮,岭外少泮冰”则以季节的变化为背景,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诗人似乎在感叹春天即将过去,山岭之外的冰雪还未融化,暗含着对时光易逝、生命有限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自我认知、精神成长、自然和谐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霍与瑕
朝代:明

广东南海人,字勉衷。霍韬子。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慈溪知县。以严嵩党羽鄢懋卿巡盐行部,不为礼,被劾罢。后起知鄞县,官终广西佥事。
猜你喜欢

春日杂书十首·其一

春来春去几经过,不似今年恨最多。

寂寂海棠枝上月,照人清夜欲如何。

(0)

外祖李承事挽词二首·其一

总角承颜赖击蒙,后生因识古人风。

忘情自到羲皇上,盛事多谈庆历中。

双寿儿孙青若若,一门慈孝郁葱葱。

吁嗟耆旧今何在,古木斜阳濑水空。

(0)

胡氏硕人挽词二首·其一

吾舅当朝杰,幽芳配德同。

典刑家法整,汤沐上恩隆。

鸾影悲尘鉴,兰芬泣露丛。

音容不知处,宰木夜号风。

(0)

郑国太挽词四首·其二

一夕萱堂事已非,百年遗范在丰碑。

颁花玉殿春风暖,奉诏登楼夜漏移。

罢宴已闻修故事,回班那复见新仪。

音容寂寞应仙去,香火因缘只自知。

(0)

弟侄三人同日受官实为吾家盛事老怀不胜忭喜作四小诗见区区之意·其四

清时得谢老山村,弟侄相过庆一门。

结绶满庭青若若,莫辞勤苦报君恩。

(0)

弟侄三人同日受官实为吾家盛事老怀不胜忭喜作四小诗见区区之意·其三

恩袍新绿照新秋,文雅乡评早见收。

王谢故应人物胜,芝兰生处自风流。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