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汀洲上,东楼欲别难。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陪 卢 使 君 登 楼 送 方 巨 之 还 京 唐 /皎 然 万 里 汀 洲 上 ,东 楼 欲 别 离 。春 风 潮 水 漫 ,正 月 柳 条 寒 。旅 逸 逢 渔 浦 ,清 高 爱 鸟 冠 。云 山 宁 不 起 ,今 日 向 长 安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起(bù qǐ)的意思:不敢或不愿意起来;拒绝或不接受。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潮水(cháo shuǐ)的意思:潮水指海水的涨落,引申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风潮(fēng cháo)的意思:指社会上出现的热潮或浪潮,形容某种思潮或风尚在社会上迅速流行。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柳条(liǔ tiáo)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柔软、弯曲、富有弹性。
旅逸(lǚ yì)的意思:指旅途愉快、舒适,没有困扰和烦恼。
清高(qīng gāo)的意思:指个人品质高尚、不为名利所动,态度傲慢超然。
汀洲(tīng zhōu)的意思:指人物或事物处于危险或困境之中。
渔浦(yú pǔ)的意思:指捕鱼的地方。比喻安居乐业的地方,或者比喻安定的环境。
云山(yún shān)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形容山势雄伟壮丽。
正月(zhēng yuè)的意思: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也是一年的开始。
- 注释
- 万里汀洲:广阔的江边沙洲。
东楼:东面的楼阁,代指送别地点。
欲别难:想要告别但心中感到很难过。
春风:春天的风。
潮水漫:潮水泛滥,四处弥漫。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
柳条寒:早春时节柳枝还带有寒意。
旅逸:旅途中的漂泊生活。
渔浦:渔人停泊或捕鱼的码头。
清高:品德纯洁高尚,不慕名利。
鸟冠:这里可能指古代隐士或高士所戴的以鸟羽装饰的帽子,象征超脱不群。
云山:云雾笼罩的山峦,比喻远离尘嚣的地方。
宁不起:岂能不升起(向往之情)。
今日向长安:今天我将朝着京城长安的方向前行。
- 翻译
- 在辽阔的江边沙洲上,东楼前想要告别真是难舍难分。
春风吹拂,潮水泛滥,正月里的柳条还带着寒意。
旅途漂泊中偶遇渔人码头,性情清高之人喜爱那象征隐逸的鸟羽冠。
云雾缭绕的山峦怎会不起向往之心,今天我便要向着长安进发。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朋友即将启程返回长安的场景,诗人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开篇“万里汀洲上,东楼欲别难”已设定了一种依依惜别的情感氛围,其中“万里汀洲”映射出广阔的自然景观与远行者的孤独,“东楼”则是送别的具体场所,表达了难以割舍的情怀。
接着,“春风潮水漫,正月柳条寒”进一步渲染了送别时的季节背景。春风与潮水交织,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但又不失萧瑟感的画面。这里的“正月”指的是农历新年后的第一个月份,即春天的一个阶段,而“柳条寒”则在温暖的春日里投下了一抹凉意,暗示着即将离别的冷清。
诗人随后写道:“旅逸逢渔浦,清高爱鸟冠。”这里的“旅逸”可能是指即将远行的友人,“逢渔浦”则是一个美好的自然景观,象征着一段愉快的旅程。“清高爱鸟冠”中,“清高”形容的是友人的品格或境界,而“爱鸟冠”则可能是指友人特有的装束或是诗人对其的美好祝愿。
最后,“云山宁不起,今日向长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许和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其中“云山宁不起”可能是在比喻友人的高洁品质或是不变的承诺,而“今日向长安”则明确指出了友人的目的地,暗含着一种对于远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际情感的抒写,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李筠垞明府、杨东旭广文自铅山各以山茶花寄惠,书来匝月始载花至,得诗四首·其二迎花
连朝问归舟,望眼遥若接。
蓬门为花开,苔阶肃花入。
珊珊来何迟,两行欣玉立。
竹牌暗记名,乍见如素习。
爱花等爱才,安得群英集。
良觌对芳辰,素心亦已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