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见 白 发 明 /杨 循 吉 料 应 白 发 有 来 时 ,三 十 登 头 似 未 宜 。愁 已 生 根 从 汝 摘 ,老 先 呈 态 要 人 知 。莫 劳 晓 日 梳 千 下 ,终 见 秋 霜 起 一 丝 。若 道 只 因 诗 故 白 ,邻 翁 元 不 会 吟 诗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不会(bú huì)的意思:不会表示不会做某事或不懂某事。
老先(lǎo xiān)的意思:老先指的是年纪比较大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年长者的先见之明和智慧。
料应(liào yìng)的意思:主动应对,预测和适应环境变化
秋霜(qiū shuāng)的意思:指秋天的霜冻,比喻残酷的斗争或严酷的考验。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生根(shēng gēn)的意思:生根是指植物在土壤中扎下根,生长茁壮的意思。引申为事物在某个环境中扎下根,生长发展。
晓日(xiǎo rì)的意思:指黎明时分的太阳,比喻新的希望和未来的曙光。
要人(yào rén)的意思:指重要的人物,具有重要地位或作用的人。
一丝(yī sī)的意思:指极少、微小的数量或程度。
吟诗(yín shī)的意思:吟咏诗词。
有来(yǒu lái)的意思:表示事情或人物会出现、会到来。
- 鉴赏
这首明代杨循吉的《见白发》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岁月沧桑的感慨。首句“料应白发有来时”,以预料的口吻揭示了白发生长的自然规律,暗示了诗人对年华不再的无奈。接着,“三十登头似未宜”表达了对自己过早显现衰老迹象的惊讶和自嘲。
诗中“愁已生根从汝摘,老先呈态要人知”运用拟人手法,将愁和老赋予生命,形象地描绘出愁苦和衰老如顽固之物,难以摆脱或掩饰。诗人感叹不必清晨梳头千次以遮掩白发,因为秋霜的来临终究会暴露年龄的痕迹。
最后两句“若道只因诗故白,邻翁元不会吟诗”,通过假设如果只是因为写诗才白头,那么那些不写诗的邻翁也不会因此而白发,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白发的自我解嘲,同时也暗含着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白发的描写,寓言了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通集贤全大学士
枯桑昨夜生沧溟,风雨扰扰晦复晴。
功臣子孙半零落,惟公独克承家声。
金莲坐拥晚出院,儿童走卒俱知名。
天球河图不篆刻,金钟玉镛殊铿鍧。
汪汪万顷那可测,挠亦不浊澄不清。
古今事物贯胸次,乾坤风月皆性情。
迩来有幸亦再睹,使我鄙吝不复萌。
始知将相真有种,往往山岳钟英灵。
自怜片影虽伶仃,不愿恩叨一顾荣。
霏霏议论玉雪冰,但愿容我时来听。
题宁戚叩角图
丈夫有志凌青云,时穷偶与蓬蒿群。
牵衣饭牛岂所乐,一饭不敢忘吾君。
雪花光芒岁将晏,叩角长歌发悲叹。
草团箬笠不禁寒,长夜漫漫几时旦?
嗟我齐桓真好贤,拔之牛口行青天。
君臣庆会勋业异,千年汗简犹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