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谢 文 莹 师 携 琴 见 访 宋 /石 扬 休 郑 卫 湮 俗 耳 ,正 声 追 不 回 。谁 传 广 陵 操 ,老 尽 峄 阳 材 。古 意 为 师 复 ,清 风 寻 我 来 。幽 阴 竹 轩 下 ,重 约 月 明 开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回(bù huí)的意思:不再回来或不再回去
古意(gǔ yì)的意思:指古代的意义、习俗或观念。
广陵(guǎng líng)的意思:泛指广阔的地方,也指繁华的城市。
老尽(lǎo jìn)的意思:形容人年老体衰,力量耗尽。
明开(míng kāi)的意思:明亮、开阔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俗耳(sú ěr)的意思:指平常人所能听到的常识、常话,即常人的耳朵所能听到的俗语。
峄阳(yì yáng)的意思:指人的志向远大,胸怀广阔。
阴竹(yīn zhú)的意思:指人心胸狭窄、阴险狡诈。
幽阴(yōu yīn)的意思:指黑暗、阴森、幽深的地方。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郑卫(zhèng wèi)的意思:指贤明的君主或官员,也用来形容有道德操守、能力出众的人。
正声(zhèng shēng)的意思:指正确的声音或言论。
重约(zhòng yuē)的意思:重视承诺,认真履行约定。
竹轩(zhú xuān)的意思:指竹子搭建的凉亭或小屋,也指居住在竹亭中。
- 翻译
- 郑卫的靡靡之音让人耳朵疲倦,高尚的音乐已经难以追寻。
谁能传承那广陵的琴曲,让峄阳的良材都因年老而凋零。
古老的意韵成为我的导师,清风仿佛在寻找我。
在幽静的竹林小屋下,我们约定在明月下再次相聚。
- 注释
- 郑卫:古代的郑国和卫国地区流行的音乐,多指靡靡之音。
湮俗耳:淹没在世俗的耳中,指被大众忽视。
正声:高尚的音乐,指雅乐或正统音乐。
追不回:难以找回或追寻。
广陵操:广陵散,古代著名的琴曲。
老尽:因年老而衰竭。
峄阳材:峄阳,古代著名产琴之地,材指良琴。
古意:古代的意趣或传统。
师复:以古人的意念为师,学习或追求。
清风:象征高雅的品格或精神。
幽阴:幽深阴暗。
竹轩:竹制的小屋,常用来形容隐居环境。
重约:再次约定。
月明开:在明亮的月光下举行。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石扬休的作品,名为《谢文莹师携琴见访》。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古雅音乐和高洁情操的向往,以及他对于友情深厚的情感。
首句“郑卫湮俗耳,正声追不回”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流行的庸俗音乐感到失望,同时也表露出了对古代正统音乐的怀念。这里的“郑卫”,指的是春秋时期郑国和卫国的音乐,这些音乐在古代被认为是最为典雅。
接着,“谁传广陵操,老尽峄阳材”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失传古乐的哀叹,以及对那些能够承载并传播这些音乐的艺术家们年华老去的感慨。广陵操是一种古琴曲,而“峄阳材”则是指能够演奏出美好旋律的人才。
第三句“古意为师复,清风寻我来”,诗人表达了对古代文化和艺术理念的追求,并且希望这种高洁的情操能像清风一样自然而然地到来。
最后,“幽阴竹轩下,重约月明开”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夜景。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与友人共同享受琴瑟和鸣,增添了情谊的深度。
这首诗通过对音乐和自然美景的描述,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了宋代士大夫对于古典文化的重视和传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