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阿瞒(ā mán)的意思:指一个人以虚伪的言行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或本性。
苍茫(cāng máng)的意思:形容广阔辽远、无边无际的样子。
赤壁(chì bì)的意思:指战国时期楚汉之间的著名战役,也泛指智勇激烈的战斗。后来成为形容局势紧张、敌对双方势均力敌的战斗场面。
初意(chū yì)的意思:初次的意思或初步的想法
两雄(liǎng xióng)的意思:指两个英勇而强大的人。
南阳(nán yáng)的意思:指人物志向远大,有抱负,有雄心壮志。
南风(nán fēng)的意思:指暖和的风。比喻和煦的春风,也用来形容人的柔和温暖的态度。
千虑(qiān lǜ)的意思:形容一个人思虑周密,考虑问题非常细致。
却复(què fù)的意思:指事物反复变化,经历过程后又回到原点或原状态。
日西(rì xī)的意思:指太阳落下的方向。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三国(sān guó)的意思:指中国历史上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的时期,分为魏、蜀、吴三个国家并立的局面。
神州(shén zhōu)的意思:指中国,意指中国是一个伟大而神圣的国家。
丸封(wán fēng)的意思:指将某人或某事物完全封存或封闭起来,不再公开或讨论。
卧龙(wò lóng)的意思:指隐藏在某个地方,暂时不表现出来的人才或潜力。
无由(wú yóu)的意思:没有理由或依据
西南(xī nán)的意思:指方向或位置在西南方向,也可引申为指西南地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胡寅的《和彦达至公安》,通过对历史人物诸葛亮的描绘,表达了对三国时期历史转折点的反思。首句“未识南阳有卧龙”暗指刘备尚未发掘诸葛亮的才能,而“阿瞒先已畏南风”则以曹操的视角,形容他对诸葛亮的敬畏,暗示了诸葛亮的智谋。接下来的“如何赤壁分三国”聚焦于赤壁之战,诗人质疑为何不在那里决定两位英雄的胜负,显示出对历史进程的思考。
“营峡晚图千虑失”可能指的是刘备在赤壁战前的决策失误,而“截江初意一丸封”则可能指的是诸葛亮的草船借箭策略,通过极小的代价取得胜利。诗人通过这两个典故,展现了诸葛亮的智谋与刘备的失策。
最后一句“苍茫汉日西南落,莫道无由却复中”以日落的景象象征历史的不可逆,同时也暗示诸葛亮虽然无法改变既定的历史,但其智谋仍然令人赞叹。整体上,这首诗是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评析,体现了诗人对诸葛亮和三国时代的独特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庆寿寺西廊斋居赠沈仁甫
山陵届良吉,群寮秉精诚。
梵宫庭宇静,愿托尘土形。
华镫照木榻,四面凄以清。
璧月度云汉,珠斗当女城。
值我同心友,相依叙平生。
弱龄结高谊,白首有定盟。
君为涧中水,我如随风萍。
萍飘入涧水,荡漾永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