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六十五首·其五十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壁观(bì guān)的意思:指在旁观中看到事物的真相或真实情况。
不存(bù cún)的意思:不存在、无法实现
寸土(cùn tǔ)的意思:形容领土狭小,地盘少。
大天(dà tiān)的意思:形容极为宽广、广阔。
焚香(fén xiāng)的意思:燃烧香烟以表示敬意或祈祷
忌斋(jì zhāi)的意思:戒除荤腥,只食素斋。
家业(jiā yè)的意思:家族的事业、家庭的产业。
派分(pài fēn)的意思:指按照一定比例或标准分配或分派。
普请(pǔ qǐng)的意思:指普遍请示、征求意见。
三拜(sān bài)的意思:指拜见长辈、上级或师长时行三拜的礼节。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业大(yè dà)的意思:指事业或业务规模庞大、成就较高。
枝派(zhī pài)的意思:指同一派别或同一学派中的不同分支或不同流派。
婆罗门(pó luó mén)的意思:指才智过人、博学多才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普济所作的《偈颂六十五首》中的第五十二首。它以壁观婆罗门这一印度教僧侣为象征,描述了一个家族或信仰体系虽然历史悠久,但最终寸土皆无的境况。"壁观婆罗门,家业大天下"形象地展现了其曾经的辉煌,而"传远枝派分,寸土不存也"则揭示了衰落和消失的命运。接下来的"焚香作忌斋,普请礼三拜"描绘了即使在衰落之后,人们仍保持着对传统仪式的尊重,通过焚香斋戒和礼拜,表达对过去的敬畏与怀念。
整首诗寓含着对历史变迁和世间无常的深刻感慨,同时也体现了佛教中关于因果轮回和世间万物皆有起落的思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