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次交代韵四首·其四》
《再次交代韵四首·其四》全文
宋 / 陈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诗人妙思天同巧,鬼守玄不及扃。

闲挹山光诵奇语,断无尘滓襟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及(bù jí)的意思:不如;不及格;不及时

尘滓(chén zǐ)的意思:指尘土和杂质,比喻不值得重视的东西或人。

断无(duàn wú)的意思:毫无、完全没有

光诵(guāng sòng)的意思:光明正大地宣读或背诵。

襟灵(jīn líng)的意思:指胸怀宽广,心灵敏捷。

妙思(miào sī)的意思:指思考问题或解决困难时,思维敏捷,灵感迸发。

山光(shān guāng)的意思:山光指的是山上的光线,比喻景色优美、光明照人。

诗人(shī rén)的意思:

[释义]
(名)写诗的作家。
[构成]
偏正式:诗(人
[例句]
曹操是一个军事家;也是一位诗人。(作宾语)

守玄(shǒu xuán)的意思:守住玄妙的道理,保持深奥的智慧。

无尘(wú chén)的意思:没有灰尘,指清洁整洁。

玄关(xuán guān)的意思:指进入房屋的门廊或过道。

翻译
诗人的才思如同上天般巧妙
连鬼神守卫的神秘之门也比不上它的封闭
注释
妙思:非凡的才思,巧妙的构思。
天同巧:形容构思新颖,仿佛与天工相媲美。
鬼守玄关:比喻神秘或难以理解的事物。
不及扃:指诗人的思维超越了常人,无法用常规来衡量。
闲挹山光:在闲暇时欣赏山色。
诵奇语:吟咏出奇异的语言或诗句。
断无尘滓:完全没有世俗的杂质。
溷襟灵:洗涤心灵,使心境纯净。
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陈造作为宋代诗人独特的艺术才华。首句"诗人妙思天同巧"赞美了诗人的创作灵感如同上天般巧妙,显示出他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接下来的"鬼守玄关不及扃"运用了比喻,将诗人的思维比作鬼神守护的神秘之门,暗示其构思新颖,难以言喻,超越常人。

"闲挹山光诵奇语"描绘了诗人在闲暇时欣赏自然景色,吟咏出奇妙的诗句,这种情景既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突显了他的诗才横溢。最后一句"断无尘滓溷襟灵"表达了诗人对心灵纯净的追求,他力求在创作中避免世俗杂质,保持诗篇的高洁和深邃。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扬了诗人的才情和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超脱尘世、崇尚自然的精神境界。陈造的诗风清新脱俗,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作者介绍
陈造

陈造
朝代:宋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猜你喜欢

诸将五首·其二

韩公本意筑三城,拟绝天骄拔汉旌。

岂谓尽烦回纥马,翻然远救朔方兵。

胡来不觉潼关隘,龙起犹闻晋水清。

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荅升平。

(0)

赠元稹

自我从宦游,七年在长安。

所得惟元君,乃知定交难。

岂无山上苗,径寸无岁寒。

岂无要津水,咫尺有波澜。

之子异于是,久处誓不谖。

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

一为同心友,三及芳岁阑。

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

衡门相逢迎,不具带与冠。

春风日高睡,秋月夜深看。

不为同登科,不为同署官。

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

(0)

琴歌二首·其一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

时未通遇无所将。何悟今夕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此方。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

(0)

题安业县

一山未了一山迎,百里都无半里平。

宜是老禅遥指处,只堪图画不堪行。

(0)

今日良宴会

三川富豪雄,济济美少年。

驩游及芳岁,鞍马何翩翩。

秦筝奏新声,妙舞妖且妍。

今日良宴会,意气如云烟。

人生若朝荣,灼灼宁久鲜。

无为坐坎壈,流光悲逝川。

(0)

闲步

庄南纵步游荒野,独鸟寒烟轻惹惹。

傍山疏雨湿秋花,僻路浅泉浮败果。

樵人相见指惊麇,牧童四散收嘶马。

一壶倾尽未能归,黄昏更望诸峰火。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