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蝉嘶老木,一鸟渡寒塘。
《山中书事》全文
- 翻译
- 天气像春天般温暖,连续多日没有降霜。
几只蝉在老树上鸣叫,一只鸟儿飞过寒冷的池塘。
微风吹过竹林,留下晴朗的光影,水面上的波纹像是晨起的妆容。
在宁静中观察万物变化,这份心境如同伏羲和黄帝时代的淳朴自然。
- 注释
- 天气:形容气候温暖。
春盎:春天般的温暖。
霜:霜冻。
数蝉:几只蝉。
老木:老树。
寒塘:寒冷的池塘。
风竹:风吹过竹林。
晴影:晴朗的光影。
晓妆:早晨的妆饰,比喻水面的波纹。
静中:在宁静中。
物化:万物的变化。
羲黄:伏羲和黄帝,古代传说中的两位圣君,象征原始、自然。
-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陈必复的《山中书事》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机盎然的山中景象。首句"天气如春盎",以春天般的温暖和生机来形容当时的气候,展现了大自然的和煦与宜人。接下来的"连朝未有霜"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温暖,说明连续多日没有降霜,万物生长显得格外活跃。
"数蝉嘶老木"通过蝉鸣声,描绘出老树在温暖阳光下发出的生命力,蝉鸣与老木相映成趣,富有季节感。"一鸟渡寒塘"则转而描绘一只小鸟飞过寒冷的池塘,动静结合,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风竹写晴影"运用拟人手法,将风吹过竹林的景象比喻为竹子在风中书写晴朗的光影,形象地展现出自然景色的变幻之美。"水花临晓妆"则以水花仿佛在晨光中梳妆打扮,赋予静态的水面动态的美感。
最后两句"静中观物化,此意等羲黄"表达了诗人于静谧之中观察万物变化,感受到的是一种超越世俗的深远意境,与远古的羲皇时代相提并论,传达出对自然和谐与永恒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山中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